诺基亚的兴衰史从木材加工厂起家到被收购,
北京中科医院怎么样 https://4001582233.114.qq.com/ndetail_4542.html 导言:年临近末尾,近期据传诺基亚神秘新机TA-通过了FCC认证。不少人对手机的了解,是从诺基亚开始的。自从上世纪末手机,刚刚进入中国的“大哥大”时代起,诺基亚在中国就成了手机的代名词。巅峰时期的诺基亚手机市值,达到惊人的亿欧元,但由于苹果等智能手机崛起,惨遭滑铁卢,最后其手机业务以55.5亿欧元的白菜价被微软收购了。如今进入5G时代,诺基亚涅槃重生,以通信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身份王者归来,在通信技术积累上不逊于华为、爱立信、高通。今天,扑克君就带你一览诺基亚的兴衰与沉浮。 本文作者章舟。如需转载,请联系扑克作者君(ID:puoker)授权。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扑克财经App(iOS及安卓版本均可下载)。 相信不少人对手机的了解,是从诺基亚开始的。自从上世纪末手机,刚刚进入中国的“大哥大”时代起,诺基亚在中国就成了手机的代名词。而它那经典的开机声,已经成为诺基亚永远不可磨灭的标志。 在诺基亚一统中国手机市场的日子里,曾经有无数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躲开老师和家长的“追捕”,用着诺基亚的键盘十指传情。 拥有这样的一部手机,曾被认为是大户的标志 其实,诺基亚手机做到极致的不仅是手机的功能,还有他那“固若金瓯”的质量。关于诺基亚手机的质量,坊间的段子早已数也数不清。与现在的智能手机怕冷怕热怕水怕摔相比,诺基亚真可谓是金刚不坏之身。 但是具有金刚不坏之身的诺基亚手机,也难逃卖身的命运:早在年,为了摆脱财务的困境,诺基亚就以55.5亿欧元的白菜价,将自己的手机业务“打包”出售给微软——要知道,巅峰时期的诺基亚手机市值,达到惊人的亿欧元,卖身时只剩下了二十分之一。 这样的卖身,在诺基亚历史上并不是第一次。早在近半个世纪以前,诺基亚就将一切拖累业绩的业务打包出售,只留下最核心的业务,从而造就了一家享誉世界的通信巨头,而这次将手机卖身于微软,四年之后的现在看来,确是诺基亚的又一次断臂求生之举。 1 无线通信基本原理 今天的故事,从一个公式开始讲起。 这是一个既简单又神奇的公式。说它简单,是因为它一共只有3个字母。而说它神奇,是因为这个公式蕴含了博大精深的通信技术奥秘,这个星球上有无数的人都在为之魂牵梦绕。 这个公式,就是它—— 我相信很多同学都认出这个公式了,如果没认出来,而且你又是一个理科生的话,请记得有空多给你的中学物理老师打打电话! 这个公式,这是物理学的基本公式,光速=波长×频率。这也是一切通信技术的理论根基。 有线?无线? 通信技术,无论什么黑科技白科技,归根到底,就分为两种——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 我和你打电话,信息数据要么在空中传播(看不见、摸不着),要么在实物上传播(看得见、摸得着)。 如果是在实体物质上传播,就是有线通信,基本上就是用的铜线、光纤这些线缆,统称为有线介质。 在有线介质上传播数据,速率可以达到很高的数值。 以光纤为例,在实验室中,单条光纤最大速度已达到了26Tbps。是传统网线的两万六千倍。 光纤 而空中传播这部分,才是移动通信的瓶颈所在。无论是1G、2G、3G,还是4G、5G,万变不离其宗,全部都是在空中身上做文章。就在技术不断的迭代中,潮起潮落,一家家行业翘楚经历了发生、发展、兴旺、衰落的历史。 今天,我们就将诺基亚的命运与奋斗,放到通信行业1G到5G的历史行程中复盘,回顾它一次次的危机与重生,并以此探究这家通信巨头骨子里的坚强基因。 2 史前时代 老古话“皇帝也有穷亲戚”,公司也好,人物也好,在功成名就之前,总是有着那么一段苦难的岁月。诺基亚便是如此。从成立时一家以伐木、造纸为主业的工厂。在这一百多年间不断扩展自己涉及的领域,到最后发展成世界著名的手机制造商。 年,首条海底电缆横越英吉利海峡,把英国及欧洲大陆连接起来。首条横越大西洋的电报电缆则在年敷设完毕。但由于技术原因,这条越洋电缆只使用了数天便告失灵。首条大西洋海底电报电缆要在九年之后,即在年方才成功投入使用。 而在前一年,在森林覆盖率高达70%以上的芬兰,一位搞采矿出身的屌丝工程师——弗雷德里克·艾德斯坦,在该国坦佩雷镇的一条河边建立了一家木浆工厂,生产木浆和纸板。 艾德斯坦和他的“诺基亚木浆厂” 3年后,这位老兄又在坦佩雷镇西边15公里处的诺基亚河(NokianvirtaRiver),建立了他的第二家工厂。这次是个橡胶加工厂,除了生产皮靴和轮胎外,还生产工业用橡胶制品。 诺基亚河(NokianvirtaRiver) 又过了3年,年,艾老板在他的朋友利奥·米其林的帮助下,将两家工厂合并为一家工厂,并且将其转变为一家股份有限公司,艾德斯坦成为股份公司CEO。 利奥·米其林 两位好基友打算给公司取个像样的名字。于是,他们根据诺基亚河的名字,将新公司的名字命名为“诺基亚(NOKIA)”。此后,该公司一直保留这一名称。 诺基亚公司的第一个LOGO (复古风,有木有?) Nokianvirta,在芬兰古语中是紫貂的意思。Nokia的原意,仅指诺基亚领地、一种动物、一个地方、和一群人。 紫貂 时光飞逝,诺基亚公司就这么平平安安经营了半个多世纪,所幸没有倒闭。 与此同时,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到了19世纪90年代,各地仍然要经过电线用来传送电报。尼古拉·特斯拉等科学家在这个时候开始研究以无线电发送电报。年,意大利人马可尼首次成功收发无线电电报。 4年后,即年,他成功进行英国至法国之间的传送。年首次以无线电进行横越大西洋的通讯。无线电报的发明使流动通讯变得可能,配备无线电电报机的远洋船只,就算在海洋上仍然与陆地保持通讯,更能在需要时发出求救讯号。 年,泰坦尼克号在加拿大纽芬兰附近海域撞上冰山而沉没,船难发生时,船上的电报发信员屡屡发出错误讯息,致使事发周遭海域上准备援救的客轮误判船难情况,耽误了救援时机。 到了二战期间的年,摩托罗拉研发出了第一款跨时代产品SCR-,至今仍是电影中美国通讯大兵最经典的形象。 虽然SCR-重达16公斤,甚至需要一个专门背负的通信兵、或安装在车辆和飞机上,然而由于SCR-使用了FM调频技术,使通话距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12.9公里,足以让炮兵观察员联系到炮兵阵地,也能让地面部队跟陆军航空兵通讯。 此时的无线通信,还集中于军用,并没有机会走进千家万户。 二战期间的移动通讯,一个人打电话,一个人背电话 也就是这一期间,诺基亚的产品相当多元化,几乎什么都造。 二战期间生产的“诺基亚牌”子弹 (知道诺基亚手机为什么那么结实了吧?) “诺基亚牌”轮胎 (好奇怪的代言人) “诺基亚牌”皮鞋 到了年,诺基亚公司,加上芬兰橡胶加工厂(创建于年)、芬兰电缆厂(创建于年),这三大企业合并为新的诺基亚集团,其产业涉及造纸、化工、橡胶、电缆、制药、天然气、石油、军事等多个领域。 那诺基亚又是怎么和手机通信搭上边的呢? 3 诺基亚的发展之路 1.电信时代的开端——1G 这就要回到年。当时的诺基亚总裁BjornWesterlund眼光独到,他认为,未来的电信行业一定会很牛逼,能赚大钱。于是,他建立了诺基亚电子部,并专注于电信系统方面的工作。 果然,从年到70年代中期,电信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诺基亚在芬兰电信市场的份额也不断增加。 上个世纪70年代,贝尔实验室突破性的提出了蜂窝网络概念。 所谓蜂窝网络,就是将网络划分为若干个相邻的小区,整体形状酷似蜂窝,以实现频率复用,提升系统容量。 蜂窝网络概念解决了公共移动通信系统的大容量需求与有限的频率资源之间的冲突,并随着上世纪80年代集成电路、微处理器、计算机等技术的迅速发展,随后,世界各地移动通信网络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年,日本推出MHz的汽车电话系统(HAMTS),并在东京和神户投入使用。 年,美国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MPS)首次在芝加哥投入使用。 年,西德建成了CNetwork,频率范围为MHz。 年,英国开发了全面接入通信系统(TACS),首先在伦敦投入使用,然后应用于全国,频率范围为MHz。 法国部署了系统。 加拿大推出MHz移动电话系统(MTS)。 1G基站 芬兰自然也不甘落后。年,由挪威、芬兰、瑞典、丹麦主推的北欧移动电话服务网络(NMT)开通。这是当时世界上第一个蜂窝式电话公用网络。 1G(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三大主流标准 随着第一代移动通信标准的普及,移动电话业务也开始迅猛发展。 年,诺基亚(当时叫Mobira)生产了第一台北欧移动电话网移动电话Senator。 MobiraSenator 随后,开发了便携式车载电话Talkman。 MobiraTalkman 年,诺基亚正式发布了重达1.7磅的手提电话——MobiraCityman。由于当时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使用过这款电话,因为它意外地获得了一个小名——“Gorba”(戈尔巴)。 MobiraCityman与戈尔巴乔夫 1G时代作为移动通信开天辟地的时代,群雄逐鹿,山头林立,通信标准也是五花八门。并且还有着很多缺陷,经常出现串号、盗号等现象。尽管如此,在九十年代的街头,“手持大哥大,坐着桑塔纳”那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如果有谁在街上使用大哥大,总会引来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uojiyaa.com/njykf/6550.html
- 上一篇文章: 诺基亚回来啦,不做手机做平板
- 下一篇文章: 3月19日疫情速读白俄罗斯总统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