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责任和借口之间,选择责任还是选择借口,体现了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态度。担责的员工,不会做责任的“旁观者”,从不置身事外,也不将责任的皮球踢给别人,而是勇于承担,尽职尽责,总是尽一切努力把事情做好。不做工作的木偶

“按钮式”员工是老板的包袱。

有些人在工作中就像是小孩子玩的木偶,“拨一拨转一转,不拨绝对不转”。这些人有的是因为懒惰成性,得过且过,不愿意多付出一点儿劳动;有的是因为害怕做得不好会被批评,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想法;还有的人是觉得公司的兴衰跟自己没多大关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些想法和行为,都是没有责任心和没有担当的表现。

公司给个人的职场发展提供了一个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如何表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老板只能指出一个前进的方向,职场人生的最终走向还是要靠自己决定。如果事事都被动地等待老板的吩咐,不敢主动承担一点责任,那么供你表演的舞台就会越来越小,最终你就会沦为配角或者看客,失去你的位置。

要想在职场上获得更大的空间,那么在责任面前就不要置身事外,有些事情需要自动自觉地去做,不要一切工作都等着老板交代。

艾伦是诺基亚公司成千上万员工中的一名,入职以来,他一直在手机研发部负责设计和改进手机机型的工作。

每天,艾伦都机械地完成主管安排给他的任务,按部就班地过着日子。过了一段时间,艾伦觉得自己一点工作主动性都没有,每天做完主管安排的工作以后就无事可做,有时甚至会剩下半天的闲暇时间。他觉得这样浪费时间很不负责任,于是他想给自己另外找些工作来做。

一位同事了解了艾伦的想法后,劝他说:“现在我们的诺基亚手机已经是世界著名品牌了,不管是技术性能,还是外观形象,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要想再有一个质的飞跃是很难的。况且,公司又没有给我们安排新的设计任务,你又何必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虽然同事说得有些道理,但艾伦每日里除了完成公司下达的任务以外,总是主动而努力地做些工作。他满脑子考虑的都是如何做一个新的设计,再让诺基亚有一个质的飞跃,以便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艾伦经过认真考察发现,当时几乎所有的时尚男女都佩戴着手机、一次性相机和袖珍耳机,于是他想万分惊喜,立即按照这种想法研制具有拍摄和收听音乐功能的手机。很快,这种手机研制成功了,它一推向市场,就大受消费者的青睐,并且很快风靡了全世界。

毫无疑问,艾伦的职场生涯也因此变得充实而充满成就感。

公司的兴衰关系到每个人的发展,不要把公司和自己割裂开来,认为公司的事情不是自己的事情,老板没有安排的工作就不是自己的工作。公司发展好了,每个员工都会受益,如果公司不幸倒闭了,那么谁都要卷铺盖走人。

对待工作应当有责任心,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而不是事事等待老板吩咐,被动地接受指令,变成没有老板指挥就成为“死物”的木偶。

事事等待老板交代的人,很容易成为“按钮式”员工,每天按部就班地工作,但工作时却缺乏活力,少了创新精神,仅仅满足于做好老板交代的事情,对于“分外之事”他们视若不见充耳不闻,哪怕油瓶倒了他们也不会伸手扶一扶。这种工作方式很明显失去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把自己仅仅当成会说话的“工具”,从本质上来讲,这种消极的工作方式就是不负责任。

一天晚上,天突然下起大雨,货场里恰好有一批怕淋的货物运到,装卸工人们都又冷又累,谁都不想去盖好篷布,只有刚来的一个小伙子爬到垛上,招呼大家帮忙盖一下。工人们都说:“我们是干装卸的,老板又没让干那些,货物淋了跟我们又没关系。”他们没有一个“操闲心”的。

货场的老板不放心,冒雨到来看到了这一幕。老板当时没说什么,帮着那位小伙子把篷布盖好就走了。

第二天,这帮装卸工就被辞退了,货场老板只留下了那位盖篷布的小伙子,让他担任工头,招募一批有责任心的工人。

企业团队是由每个员工组成的,企业的命运跟每一个人都密切相关,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该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责任面前不能退缩,不要再以“老板没交代”为由来逃避责任,要勇于担当。

在竞争异常激烈的职场中,落后就要挨打,主动才可以占据优势地位。我们的事业,我们的人生,并不是上天安排好的,而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勇于担当就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工作中,员工应该多想想“我还能为老板做些什么”,当额外的工作出现时,要把它看成锻炼自己的机会,积极主动地行动起来,尽量找机会为公司创造额外的财富。这个过程能够提升员工的个人能力和价值,让老板觉得这样的员工物超所值。升职加薪的机会来了,老板自然会首先选择积极主动、肯负责任的人提拔。如果什么事情都需要老板来吩咐,你的职场生涯便充满了危机,这样的人肯定是提拔在后、解雇在前。

老板也是凡人,不可能事事照顾周全,尤其老板身处高位,事务繁多,方方面面都要牵扯精力,因此有些事情他难免是看不到的。比如老板偶然漏掉了一项日常性的工作没有交

代,而这又是在员工权限范围之内的,员工就应该挺身而出,主动负责起来,把这项工作做好。

主动负责地去工作不但锻炼了员工的能力,同时也为员工的个人价值的实现增添了砝码。

微软原总裁李开复曾说:“不要再只是被动地等待别人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而是应该主动地去了解自己要做什么,并且规划它们,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完成。想想在今天世界上最成功的那些人,有几个是唯唯诺诺、等人吩咐的人?对待工作,你需要以一个母亲对孩子般那样的责任心和爱心全力投入,不断努力。果真如此,便没有什么目标是不能达到的。”记住,企业和老板只会给你提供舞台,能演出什么精彩的节目、获得多少喝彩和掌声则需要自己排练。

责任面前,不要再置身事外,有些工作不必再等老板交代。拿出员工应有的责任心来,主动去做老板没有交代的事情,并把这些事做好,这也是锻炼自己的机会,是实现个人价值的有力保证。当然,勇于担当并不是把什么工作都往自己的身上揽,做老板没有吩咐过的工作要注意一个权限的问题,我们必须要考虑清楚自己做的事情是不是老板最需要的,公司最需要的,要在不破坏公司各种秩序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地去做额外的工作。明确哪些工作是我们不可以触碰的“雷区”,否则就有可能触及自己权限以外的事物,比如越俎代庖地插手公司的人事工作,这样就有可能触到高压线,受到老板的批评,进而打击我们的工作积极性,也不利于我们的职场生涯。

责任的皮球

让责任到此为止,不把责任的皮球踢给别人。

足球场上,有一种很“独”的人,总是自己带着球满场飞奔,不传球给队友,不懂得跟别人配合,以至于减弱了集体的整体力量。在职场上,情况却刚好相反,有些人犯了错误以后,对于责任这颗“足球”恨不得有多远躲多远。当责任“不幸”降临到自己头上的时候,马上大脚开出,传给别人。这两种人,都不受人欢迎。

有人觉得,犯错是不能胜任工作的表现,会给别人留下能力不强的印象,从而对今后的加薪与晋升有所影响,甚至还会被老板炒鱿鱼。因此,他们不敢主动承担责任,对责任能推就推,绝不“客气”。

然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逃避责任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反倒会给人留下不负责任的印象。

三十多岁的李海是一家家具销售公司的部门经理,虽然他在这个行业做过多年,很有经验,但是对待工作却责任心不强,非常懒散,犯了错误非常喜欢逃避责任:“我没有在规定的时间里把货发出去,是因为老王让我帮忙做其他事情……”“我本来不想按照这个价格出售,但是小李认为这个价格的利润空间也不小……”

有一次,他提前得知了一个消息:公司决定安排他们这个部门的人到外地去谈一项非常棘手的业务

。他怕办砸了担责任,于是提前一天请了假。第二天,上面安排任务,因为他不在,便直接把任务交代给他的助手,让他的助手转达。当他的助手打电话向他汇报这件事情时,他便以自己身体有病为借口,让助手顶替自己前去处理这项业务。结果因为助手缺乏经验,使这笔业务的利润很低,公司基本上算是白忙活了。

半个月后,老总打电话询问这项业务的过程,李海怕公司高层追究自己的责任,便以当时自己请假为由,谎称不知道这件事情的具体情况,一切都是助手办理的。他为自己辩解说,这不是他的责任,企图让助手来承担责任。其实,李海的助手在跟老总的通话中早就承担了自己的责任,然后又客观地讲述了事情的整个过程。

第二天,李海接到了老总的解聘通知。老总是这样跟他说的:“作为部门经理,你没有一点担当,还把自己的责任推给下属,既然你承担不了经理的责任,也就不要占着这个位置,让能负责的人来干吧。”

直到这时,李海才明白了把责任推给别人是多么地不智。可惜,这笔“学费”昂贵了一些。

在工作中出现错误或失败并不可怕,毕竟没有人能够做到面面俱到、事事完美。可怕的是,没有责任心,不敢承担责任,想把自己的过失掩饰掉,把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推诿给他人。很多人没有认识到推诿责任的危害,他们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且选择对自己的错误加以辩解,像“踢皮球”一样将责任推给别人。老板不是傻子,即使能被你蒙蔽一时,但是纸终究包不住火,等到真相大白的时候,倒霉的还是你自己。

当工作中出现问题的时候,与其将自己的问题推给别人,倒不如大大方方地承担起来。领导不会因为勇于承担责任而处罚员工,相反他们会更看重员工在出现问题时所体现的工作责任感。如果工作一出现问题员工就推卸责任,老板自然就会选择那些敢于承担责任的人,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成功条件。

如果员工能够勇于承担责任,肯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在错误中能够吸取教训并及时改正错误,那么错误就会变成一笔丰富经验、提高能力的宝贵财富。把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承担起来,将责任心体现在工作中的员工,才能得到老板的欣赏和重用,并登上事业的巅峰。

面对工作中的失误,员工如果主动诚恳地承认错误,说明他有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和信心,这不仅是一个工作态度问题,也是一个品质问题。不把责任的皮球踢给别人。把责任心体现在工作中,甚至是失误中的员工是很容易得到老板欣赏的。

某公司要在内部选拔一名总裁助理,经过多轮筛选后,竞争者最后剩下了三个人。他们接到总裁的通知,到他办公室做最后一次面谈。

在办公室里,总裁指着花架上的一盆兰花说:“这盆花价值20万,是稀有品种,是从广西十万大山中运出来的。”总裁又说:“我出去一下,麻烦你们把这花搬到窗户边上去。”

那花架看起来很重,三个人决定一起搬。令人意外的是,三个人刚一碰到花架,其中的一条腿就断了,兰花也摔坏了。

总裁闻声而来,询问是谁的责任,其中的一位首先声明自己没有责任:“这不关我的事,是他们两个弄的。”

“生产花架的人把花架做得这么差,”第二个人说,“应该去找他们。”

总裁又问第三个人:“你认为呢?”

“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本来就有义务做好。”第三个人不卑不亢地说。

听他说完,总裁脸上露出了笑容:“你被录用了!那盆花根本不值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uojiyaa.com/njyls/10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