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根治吗 http://www.xftobacco.com/m/

上周,vivo宣布和蔡司展开全球影像战略合作,这也是继Nokia/hmd、索尼以后,第三家和蔡司进行合作的手机厂商。此外,近期有传闻称继华为之后,一加也将会和徕卡展开合作。再加上去年曾传出小米将和哈苏展开合作的消息,总觉得明年手机厂商和专业影像厂商之间的跨界合作将成为一种新风潮。所以趁此机会,咱们就来盘点一下,历史上手机厂商到底和专业影像品牌开展过哪些合作。

需要事先声明的是,我们这次只谈论手机厂商和专业影像厂商的合作,以下几种合作类型不在本文讨论范围:非公开的合作(比如富士光学为诺基亚代工镜组)、不是和手机部门的合作(富士和三星半导体合作改进DTI技术)、不是和相机部门的合作(例如手机厂商和索尼定制CMOS)、厂商自家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比如索尼Xperia和索尼Alpha)。

蔡司:

说到和手机厂商的合作,其中最勤快、最用心且经验最丰富的专业影像厂商,肯定非蔡司莫属。蔡司光学镜头以非常低的光学像差而闻名,它可以显著降低像散、场曲和畸变,并创造出独特的蔡司“成像风格”。其中天塞镜头更是凭借结构简单、成像质量高和小型轻量等特征深受广大摄影师们的喜爱,并以此成为手机镜头设计的绝佳模板。

从年选择和诺基亚合作开始,到上个礼拜宣布和vivo达成全球战略合作,蔡司已经和手机界合作了超过15年,期间推出过诸如NokiaN90、NokiaN9i、NokiaNMP、NokiaPureView等经典产品。

在和手机厂商的合作过程中,蔡司主要提供光学设计服务和对应的镜组质检标准。这样手机厂商可以获得蔡司高质量的镜头设计能力,而蔡司也学到了如何在有限的成本和体积下设计出可量产的高质量镜头——可以说是双赢。

(NokiaN8-00的天塞镜组剖面)

尤其是其中的一些研究成果,现在已经成为手机镜组光学设计中的“常识”。例如蔡司于年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中就已经指出:如果想要在保证一定画质的情况下缩减镜组体积,那么必须大规模使用非球面镜组。而考虑到成本和可量产性,模铸的树脂镜片是比玻璃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左为以小巧著称的彪钢结构,右为为手机模组优化的天塞结构)

近几年,蔡司也在不断扩大合作内容的范围以应对现在不同技术的需要。比如今年二月索尼将蔡司标志性的T*镀膜技术引入到SonyXperia1II手机上;而在上周vivo和蔡司达成的全球战略合作中,双方除了会在光学设计、质检标准上进行合作并建立联合实验室之外,还会打造包含色彩、蔡司散景(DPoP)和T*镀膜等蔡司独有技术的“vivo蔡司联合影像系统”以及长期共建“vivo蔡司大师影像”影像专题。即将于12月29日发布的vivoX60系列也将成为双方合作成果的首次落地。

施耐德:

家大业大的施耐德光学曾经也和手机厂商进行过合作,合作内容主要是光学系统的测试。由于手机镜组需要通过施耐德的质量测试才能以施耐德的名义进行宣传,所以从拍照画质的角度来说,合作的几款产品都比较成功。

比如曾经的LG出过几款日本市场的运营商定制机例如KE、L-06A等就采用了施耐德认证镜头。

再比如黑莓的Passport、以及后来的Priv都采用了施耐德认证的相机模组。拍照画质对比当时的手机都很优异。不过可惜的是,由于黑莓Priv并不能扭转黑莓手机部门亏损的局面,所以高层决定将手机业务直接砍掉,并将黑莓品牌授权给TCL。所以黑莓和施耐德这条线就断了。

当然施耐德也和国产手机厂商合作过。是的,最早和影像厂商合作的国产手机品牌并不是华为,而是OPPO。例如OPPOR7Plus和更著名的OPPON都采用了施耐德认证的光学镜组。

柯达:

在年,摩托罗拉宣布和柯达展开合作。从合作的首款手机MOTOZINEZN5来看,柯达和摩托罗拉的合作主要是在软件层面。

柯达和摩托罗拉共同研发了PERFECTTOUCH优化软件。从目前已有的消息来看,该软件主要用于照片的自动润色和后期调整。

此外柯达还在手机上下放了其在数码相机产品线上使用的柯达EASYSHARE软件,可以直连柯达全能一体机或者柯达数码影像速印系统打印照片。

哈苏:

瑞典老牌机身制造商哈苏和同样久经沙场的摩托罗拉也有过合作关系。在年,双方共同研发了“魔眼-哈苏模块”。魔眼-哈苏模块采用了一块1/2."的CMOS,支持真·10倍光学变焦、氙气闪光灯以及一个独立的快门键。所以实际上哈苏模块更像是类似索尼QX系列的手机用外挂卡片相机。

年,哈苏曾经短暂地和独立后的威图手机有过合作,不过具体内容不详。

此外,去年哈苏一度和小米传出过“绯闻”,但最后也不了了之。

Light:

之前一直有人说,既然手机上的计算摄影这么强,为啥相机上不用呢?但实际上,的确有一个拿计算摄影作为卖点的相机厂商,这个厂商就是Light。在年Light准备将自己的计算摄影技术带到手机上,而他们的首个合作厂商就是hmd。不过Light的多摄方案的成本高,占用手机内部空间。而且最终效果(jpg直出)甚至还不如一些使用多帧堆栈的方案(例如NokiaX7)。所以在Nokia9PureView之后,hmd也没再用过Light的技术了。

徕卡:

与蔡司一样,华为和徕卡的合作内容最初主要是光学系统设计以及提供相关的质检标准。

但和蔡司不一样的是,在华为和徕卡合作的首台机器华为P9上,双方的合作内容就已经包括色彩科学的调校了(蔡司直到年之后才有类似项目)。华为还和徕卡一起设计了相机界面的UI和快门声音。

除了华为以外,最近有传闻称一加将会成为华为之外的另一家合作厂商。看来对徕卡来说,也到了将研究成果扩展到更多手机品牌的时候了。

当然除了跨界合作,有些影像厂商偶尔也会自己下场跨界做个手机玩玩。

比如电影机大厂RED和前面提到的柯达都推出过自有品牌的手机,但这些产品往往都因为做手机经验不足惨淡收场。

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例子是松下的LUMIXCM1。虽然CM1具有完整的手机功能,但是实际上它却被松下定位在相机产品线上(这也是为何松下CM1会有徕卡镜头)。而CM1的下一代CM10干脆就取消了通话功能。

在盘点最后,为还是需要多说个几句:虽然很多人认为手机厂商和相机厂商的那些所谓的“合作”只是手机厂商出钱让那些影像厂商贴个logo而已,但如果各位看完以上的盘点,就会发现合作的影像厂商不同,合作的内容以及深入程度也会不同。

例如Light就是仅仅就是售卖自己的计算摄影技术,施耐德的合作则更像一种质量体系认证,而和蔡司这样的厂商合作其实指的是联合研发。因为对于蔡司来说,它更看重“蔡司参与了研发”这件事儿而不是logo自身。所以你会发现,在vivoX60系列上,由于双方的合作非常深入,所以蔡司小蓝标第一次出现在了一台智能手机上。

瞬息万变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每天都会诞生无数新鲜的、好玩的!

快来看看,今天我们的MyWishList里又有哪些好玩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uojiyaa.com/njyls/5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