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找风口
抽烟烫头喝可乐 文丨霍超 「赛道之王」沈南鹏很少与「风口之父」雷军合作。当年红杉投周鸿祎,就是看中其「白天在外面跟人吵架、晚上回去继续干活」的战斗精神。「雷军能说会道,不一定能成事。」这是很多年前的圈内判断。 后来雷军做小米,也没几个大佬看好,最早的投资人都是中国VC圈的中生代,45岁以上的一个没有。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要塌了。这是小米和雷军过去7年的缩影。 但小米死去活来,雷军终于带领小米走上康庄大道,老炮就是老炮。 如果掉下来,雷军将会怎样?受伤最严重的可能不是他本人,而是他一直念兹在兹的「风口理论」…… 年12月16日是个雪夜,当晚雷军和陈年、毕胜、黎万强、李学凌等朋友一起喝酒。 席间陈年、毕胜、李学凌都是雷军投资的,把酒言欢之间,几个本该拿着保温杯的中年人没讲荤段子,单单汇报了下各家近期情况后已经到了11点半,这时候雷军才开口说,今天是他的40岁生日。 看着自己的小弟个个成绩斐然,又想到自己执掌金山十六载却被崛起不到十年的BAT压倒,步入不惑之年的雷军充满了疑惑,怎么才算成功? 聚会结束,雷军留下一句话:「要顺势而为,不要逆势而动」。这一段感悟,后来演化成了一句更为著名的「雷军语录」——「站在台风口,猪也能飞起来」。 从此「风口」成为了一个热词。如同OnePiece的宝藏,吸引了大批创业者趋之若鹜的寻找。风口之下,正式开启了「大创业时代」。 中关村的少年与风口 上世纪90年代初,在金山公司创始人求伯君的授权下,雷军牵头在北京成立了金山开发部。年少成名的雷军想开发出一套足以「开天辟地」的产品,他将研发的办公套件命名为「盘古」,这套软件目标宏大,可以基于Windows处理电子表格、电子词典、名片管理的一系列功能。 88年成立的金山是在DOS的基础上起家,雷军走马上任后发现了「微软Windows系统」的风口,他认为作DOS软件已经没有希望了。盘古正是由此而生。 这是雷军追的第一个风口,只不过他只是找到了风起的地方,却错估了起风的时间。 由于当时中国广大的用户习惯了使用基于DOS系统之上的各种应用软件,甚至为中国第一代程序员留出了写上最后一段辉煌历史的时间,Windows普及的浪潮并未如期而至,金山过早地就从DOS的阵地中抽身,没打赢Windows的战争,又失去了DOS系统的阵地。耗尽心血的盘古最后换来的是不到套的销售成绩。 这个项目开始的时候雷军才24岁,是中关村的少年天才,但第一次被领导委以的重任却被搞砸了,雷军哪里经得住这样的打击,雷军向求伯君提出辞职,但后者建议他休息半年再说。半年哪够,后来雷军很郁闷地回家泡了一年CFido论坛。当时同在那个论坛上的还有丁磊和马化腾。 周鸿祎和雷军第一次结怨也是在那个时候,当时周以后辈的身份见雷军,然后在其车内一根筋要说《盘古组件》做的不好,雷军听了扭过头就不说话了,只对着车窗抽烟。 盘古是雷军的第一个风口,但也是他心中沉寂许久的痛,雷军后来回忆起说:「那年,我失去了理想。」 90年代随着计算机进入国内,软件成为了一个风口,吸引了大批海归和高精尖公职人员投身其中。 年离开方正的王志东开发出了中文之星;年,鲍岳桥开始研发UCDOS。据不完全统计,国内自行开发的DOS系统有几十种。在微软还未统一江湖之前,这片市场比去年的共享单车还乱。雷军错在过早的押宝Windows,但是后来,那些做中文平台和DOS系统的也没扑腾两年就纷纷转型了,因为大家发现杀毒这件事是不分系统的。 最早是江明和瑞星互掐,后来雷军带领着金山也杀入了战局,炮火纷飞的场面简直是杀软界的三国杀。后来三家争来斗去,发现真正的对手其实是盗版软件。 盗版逼的很多软件人做了转型,王志东干了互联网成立了新浪,鲍岳桥阴差阳错搭上了游戏的快车。死心眼的雷军当时还在忙着和盗版商打仗,甚至发起了「红色正版风暴」,而对下一个风口的察觉慢了半拍。 后来雷军和王江民(江民杀毒创始人)一起参加某个会议的时候,总结他在软件上错失了风口,「我写过一些好程序,但是我真的是没有赶上好时光。」「10年来,我做的很多产品都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与很多机会擦肩而过。」 卓越网:初恋般的痛 年1月,中国电信开通了北京、上海两个接入Internet的节点,那年丁磊辞去了电信局的工作,张朝阳拿到投资回国创业,王志东三入硅谷看到因特网的未来。 雷军也看到了自己的下一个方向。 卓越网算的上雷军对互联网最早的尝试,只不过刚开始时其属性为互联网的下载网站。吸取了上次的经验,雷军对这个「风口」投入也很小,只有五十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uojiyaa.com/njypp/637.html
- 上一篇文章: 你不爱我了,我就去跳苏州河
- 下一篇文章: 崔大宝搞定投资只需做好这五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