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鲜者的宿命Nokia的OZO到底
Nokia近日宣布在中国推出专业级VR摄像机NokiaOZO,并该产品最新的全球售价,美国区4.5万美元,欧洲区4万欧元。虽然这个价格已经比年的6万美元售价便宜了不少,但是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4.5万美元已经近乎“天价”。 在NokiaOZO中国发布会的现场,Nokia高管在回答媒体关于售价的问题时表示:OZO是一部专业级的设备,Nokia作为一家消费类电子公司,未来会推出消费级的产品。听起来给人的感觉就是:你别着急嘛,现在VR市场才火起来没多久,先维持一个较高的门槛,保险。 从市场的培育和推广来看,Nokia的这个做法是合情合理的。目前业界的共识是VR领域还缺乏大量优质的内容,为内容生产者提供制作工具,Nokia希望先发展内容链条的供给端,之后再向下游渗透。这一点和Tesla先推出高性能的ModelS,主打高端市场的“尝鲜者”,接着再推出Model3赚大众消费者的钱,如出一辙。在科技商业领域,这种市场策略屡见不鲜。 年启动的OZO 但是,Nokia毕竟不是靠VR起家的,大众消费者对Nokia的了解可能还是以“手机厂商”为主。在功能机时代,Nokia这个品牌始终和手机紧密结合在一起,那个几乎人人耳熟能详的Nokia开机铃声,还有ConnectingPeople的宣传标语,几乎全都和VR无关。 自从Microsoft收购了Nokia的手机业务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Nokia的业务主要以产品授权为主。以安卓平板设备NokiaN1为例,Nokia是授权给外部的一家公司来做的,Nokia自己既不生产也不推广,只是把品牌拿去给这个产品用。结果就是,NokiaN1从市场上推出到退出,似乎都没有给人留下什么印象——笔者都不知道哪里去买这个产品。 在这一点上,NokiaOZO和NokiaN1完全没有可比性。OZO是完全由Nokia设计、Nokia制造的一款产品。用我国官方的宣传词汇,就叫“独立研发制造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值得一提的是,Nokia启动OZO这个产品项目的时间,竟然是年11月——也就是说,在Facebook天价收购Oculus之前,在VR“风口”来临之前,Nokia的两个工程师,已经在搞专业的VR摄像机了。 虽然听起来感觉Nokia似乎挺超前,但是笔者认为:并、没、有。首先VR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90年代就已经有一些VR较为原始的应用产品了。如果我们假设NokiaOZO是年11月立项的,那么近三年时间才有量产推向市场,这个产品周期似乎??长了点?希望Nokia能够从手机市场的惨败中学到一些经验教训。 不过和大多数竞争对手在VR摄像机的进展上相比,Nokia这次好像真的领先了一点点。那么从产品上来看,NokiaOZO有哪些过人之处呢? 一体化设计 NokiaOZO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一体化的设计,不仅是硬件上的,也有配套软件上的。和Facebook的Surround将设备开源的极客做法不同,NokiaOZO把产品都为用户打包好,线缆连接是一个典型的体现,NokiaOZO的文件输出只需要一根线。 这种一体化设计也体现在机身上面,和其他VR摄像机的解决方案相比(尤其是装一圈GoPro的),NokiaOZO的球状外型简洁、优美:分内、外两个球面,内球包含计算设备,外球附着镜头和话筒。在两个球面之间是流动的空气,带走热量,为整个设备降温。为了保证录音质量,NokiaOZO并没有安装风扇,而是采用这种被动散热的设计。 NokiaOZO的两个球面 不过,这种被动散热的设计,在户外冷空气流动的环境下效果会很好,但是如果在室内,尤其是温度较高的环境(比如摇滚现场),可能会让设备的工作温度很高。不过,考虑到OZO只是第一代产品,我们应该给Nokia更多的时间和耐心。 NokiaOZO的具体技术参数,在该产品的官方网站上悉数标明,虽然在个别参数上OZO有明显的优势,比如度的镜头视角比GoPro的度要高很多(这样不同的镜头就可以拍摄出更多的重叠区域,分别向双眼输出观看的画面),但是在实际体验中——可能是现场的VR内容不够吸引人,或者是预期太高了——笔者并没有感受到足够震撼的VR视觉效果。换句话说,没有足够好的内容,再好的设备也发挥不出来优势。 据Nokia提供的资料显示,NokiaOZO已经在海外参与了多个重大的拍摄播出任务。在NokiaOZO中国发布会上,虽然在给媒体的资料中也提到了与乐视VR的合作,但是现场接受采访的三位Nokia高管自始至终都没怎么提乐视VR的事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uojiyaa.com/njypp/7585.html
- 上一篇文章: 股神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金句频出苹果蒙圈
- 下一篇文章: 手机行业研究报告发展趋势与投资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