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数码讯年,我们共同见证了科技产业的成长和变革,无数崭新的产品让人血脉喷张,智能硬件的全面爆发更是令人印象深刻。不过,要知道科技产业没有什么定数,此一时彼一时。在产业整体继续大踏步向前的同时,一些企业也不得不默默承受那些发展中错误所带来的阵痛。如今不比从前,厂商个个如狼似虎,没有哪个企业敢说自己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纵使曾经辉煌荣耀光环无数,也许就在转瞬间沦为时代的弃婴。作为一个旁观者,年那些悲催的厂商,那些不如意的瞬间,我历历在目。

No.1索尼VAIO笔记本全面退出市场

年9月索尼(SONY)公司在美国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VAIO家用笔记本电脑。这款笔记本电脑一经上市便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几乎就在这款产品热卖的同时,VAIO品牌诞生。这款产品的上市在当时引发了一场个人电脑革命,影音娱乐和商务办公需求的合二为一的概念成为了未来十几年笔记本发展的主旋律。十几年间,VAIO品牌响彻全球,知名产品更是不计其数。

然而在发展后期的几年里,索尼VAIO系列笔记本的品牌由最初的高端的产品形象逐渐被市场同化,而最终成为全线铺开的产品,低端新品甚至一度在市场中降至元以下。似乎正是由于品牌形象下滑,产品差异性减弱导致了索尼笔记本在市场中逐渐走向边缘化。

年2月6日,索尼宣布剥离VAIO笔记本业务,转由JIP公司接管。索尼将不再策划设计和研发电脑产品,究竟接受VAIO的JIP会把它带向何方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对于索尼VAIO笔记本,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一个曾经高端笔记本的代名词,我们还是只能看着它就此陨落。

No.2诺基亚手机品牌消失

你记忆中的第一部手机是什么牌子?我想可能会有超过一半的朋友说是诺基亚。、、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依稀还听得见。在过去的20年当中,诺基亚这个名字是一个在手机行业中举足轻重的名字,在年到年Q2的14年里,诺基亚都一直是全球手机销量冠军,市值最高时曾达到亿欧元。而这样一个在14年里都站在世界之巅,市值过千亿欧元的巨头,面对新操作系统智能手机的冲击却一蹶不振,瞬间崩塌。

年9月3日,微软宣布以54.4亿欧元的价格收购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即手机业务),并获得相关专利和品牌的授权。曾经市值过千亿欧元的诺基亚就这样贱卖给了微软,而微软通过得到诺基亚有了涉足手机行业的基石。通过历时8个月的漫长收购,在年4月25日,微软宣布完成了对诺基亚手机业务的全部收购,诺基亚正式成为微软旗下的一部分。

然而就像在收购之初外界预测的一样,虽然在过渡时期微软沿用了诺基亚品牌,但是微软最终的目的是以诺基亚为平台积极发展WP生态,所以逐渐淡化取消诺基亚品牌似乎是趋势。前不久消息,微软正式弃用“诺基亚”(NOKIA)品牌,而正式将旗下的手机更名为“微软Lumia”(MicrosoftLumia),而就在消息放出的前一天,中国工信部网站曝光首款“微软Lumia”品牌的智能手机入网许可。究竟在年收回品牌之后的诺基亚还会不会再推手机,现在说可能还为时过早。如果诺基亚真的不愿重回伤心之地重操旧业,那么之前推出的带有诺基亚标志的Lumia和成了诺基亚品牌在手机历史中的绝唱。

No.3长虹电视放弃等离子业务

超过40亿元的投资,换来的只是连年亏损以及万元的变卖资产。因为等离子,长虹亏大了!年,长虹将等离子项目的投资视作重回彩电霸主地位的一个重要举措,并在年抛出了投资20亿美元的宏大发展计划,成立旗下虹欧公司。然而不幸的是,在过去的7年时间里,等离子市场份额由最初的3:7逐渐萎缩为如今的1:99,市场中再没有等离子电视的容身之所。

实际上,等离子的颓势由来已久,我们都能看出电视行业的天平在几年间是如何向液晶倾斜的。而厂商们也陆续撤离,年索尼、东芝放弃等离子业务;年日立、先锋相继宣布退出等离子面板生产,后来三星和LG也放弃了等离子面板的投资计划,台湾的中华映管也出售了等离子业务。就在去年,唯一一个与长虹并肩的友商松下也终于离开了等离子。最后孤守的长虹不得不面对,供应链断裂、市场需求急剧紧缩重重问题,而宣布放弃。

诚然,在等离子尚有一线生机的时刻进入市场,一旦等离子复苏逆转成功,那么长虹将占据电视发展的最积极位置。但长虹的孤独守候没有换来期望的回报,孤胆英雄没有像电影情节一样力挽狂澜。随着年11月2日长虹一连公布的16份公告,长虹的等离子梦宣告破碎。

No.4三星手机销量急剧下滑

自从诺基亚年走下神坛以来,手机市场的领军人物一直都是苹果和三星。几年间苹果和三星齐头并进主宰了手机市场。然而近年来国内新兴的手机厂商势头正盛,以华为、中兴、联想、小米为典型代表的中国厂商在国内市场成功搅局,取得了相当不错的市场份额。苹果作为神一般存在的公司暂且不提,而三星由于以Note4和S5为典型代表的产品创新乏力似乎正在失去中国市场乃至世界市场的霸主地位。

根据美国市场调查机构SA(StrategyAnalytics)6日公布的一份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三星电子在中国手机市场的份额为13.5%,被小米(15.4%)的超越。而另一家调研公司的数据似乎也说明了问题,三星电子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所占份额在不断下滑,今年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分别为19%、14.3%、13.3%。倘若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在未来的中国手机市场,三星维持两位数的占比恐怕会非常困难。

正是基于以上数据,三星拟在年底之前将宣布下调明年智能手机在全球的销量目标20%。看来销量急剧下滑的滋味并不好受,三星通过紧缩经营能否摆脱困局,我们还要拭目以待了。

No.5亚马逊硬件设备FirePhone的失败

作为世界第二大互联网公司,亚马逊的影响力有目共睹。但是似乎科技企业都有这样一种惯例,就是互联网和软件公司推出硬件产品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纵使亚马逊的Kindle电子阅读器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倾力打造的FirePhone却遭遇了巨大失败。

自“火机”发布以来,销量极其惨淡,市场占有几乎是0。除了听说一些同行买来做测试之外,从未见过有人使用这款手机。一些数据也说明了问题,虽然具体的销量数字不详,但是自发布到第三季度累计的库存总量倒是达到了惊人的0万美元,滞销的“火机”也直接导致其亏损约5.44亿美元。

实际上在如今大打价格战的今天,除了iPhone之外很难有哪一款手机能够实现畅销。尤其是首次尝试手机产品,就将价格订的过于离谱的亚马逊。要知道64GB版本的裸机售价达到了美元,如此高价,系统又并不主流的手机销量惨淡的确在情理之中。不过亚马逊似乎并不愿意就此放弃,有消息称亚马逊会继续FirePhone的投入,究竟“火机”未来将走向何方,我们仍需等待。但是在现有的手机市场,杀出一条血路,亚马逊的“火机”有很长的路要走。

No.6微软Surface亏损Xbox卖不过PS4

微软作为软件巨头,显然也符合不擅长硬件的定律。旗下产品除了刚刚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和Xbox产品线之外,几乎无一例外的亏损。我依稀还记得去年双十一期间,微软公布的中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uojiyaa.com/njysh/4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