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平看苹果以我的水平,我看不出谁能打败
来源/锦缎(ID:jinduan) 作者/大道稳行 封面/图虫创意 段永平可能是这个星球上最懂苹果的独立投资人。说起苹果来,如数家珍,了若指掌。我们根据段永平的观点,来看苹果的三要素: therightkindofbusiness(合适的生意); withrightpeople(合适的人); atrightprice(合适的价格)。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苹果。 1-03-17,段永平:呵呵,Apple也算是敢为天下后的典范了。其实我说的"敢为天下后"就是这个意思!没有创新的天下后肯定死定了。不过我没有Apple,这是我错失的大机会之一。 -01-11,段永平:我们什么时候说过“不敢为天下先”了,我们“敢为天下后”,同时也可以“敢为天下先”的!呵呵,啥东西都容易变味啊,还有人说我们“甘为天下后”呢,那意思差的就多了。“敢为天下后”的经典例子很多,比如苹果的iPod,iPhone,微软的几乎所有产品,仔细想想就明白了。 比如,如果你能想清楚麦当劳的“差异化”是什么,也许你就会明白些。至于如何找到“差异化”的问题,那是“如何把事情做对”的范畴的事情,那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夫”啊。苹果能有现在这些个好东西,那也是10几0年的积累的“厚积薄发”而已。-01-,段永平:说说我喜欢苹果的一些理由。这不是论文,想到就说,没有重点和先后秩序。1)苹果的产品确实把用户体验或消费者导向做到极致了,对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难以超越甚至接近(对喜欢苹果的用户而言)。)苹果的平台建立起来了,或者说生意模式或者说护城河已经形成了(光软件一年都几十亿的收入了)。(00财年,苹果软件营业收入.68亿美元,占总营收19.59%,软件营业利润.95亿美元,占总营业利润33.8%。注:括号内是本文作者的点评,下同)3)苹果单一产品的模式实际上是我们这个行业里的最高境界,以前我大概只见到任天堂做到过(sony的游戏产品类似)。单一产品的模式有非常多的好处:(1)可以集中人力物力将产品做得更好。比较一下iphone系列和诺基亚系列(今年要推出40个品种)。苹果产品的单位开发成本是非常低的,但单个产品的开发费却是最高的。()材料成本低且质量好,大规模带来的效益。苹果的成本控制也是做到极致的,同样功能的硬件恐怕没人能达到苹果的成本。(3)渠道成本低。呵呵,不是同行的不一定能明白这话到底有什么分量(同行也未必明白),我是0年前从任天堂那里学会的。那时很多做游戏机的都喜欢做很多品种,最后下场都不太好。4)苹果的营销也是做到极致了,连广告费都比同行低很多,卖的价钱却往往很好。5)苹果的产品处在一个巨大并还有巨大成长的市场里(长长的坡)。(1)智能手机市场有多大?你懂的!(b)pad市场有多大?你也会懂的。(年,iPhone出货量万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接近.7亿部,iPhone占比17.59%。年,iPhone出货量.6亿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接近14.8亿部,iPhone占比15.83%。00年,iPhone出货量.06亿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9亿部,iPhone占比15.9%。过去10年,iPhone的市场份额基本稳定。因此,预测10年后,年的市场份额时,可以参照这个市场份额,取16%。)(过去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持续萎缩,-00年分别下滑0.46%、4.6%、.6%、5.74%,中位数3%左右。未来10年,全球长期经济周期处于萧条期,因此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大概率将继续萎缩,年下降速度取3%,10年后,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为9.5亿部。年,iPhone出货量预计为9.5亿*16%=1.5亿部。)总而言之,我认为苹果现在其实还处在其成长的早期,应该还有很大的空间。扣掉现金的话,苹果的今年的未来pe只有1-13倍啊,明年可能要到10以下了。当然,以上我说的这些点中的任何一点的改变都可能或多或少地改变苹果,如果有苹果的股票的话,就要留心这些变化了。我认为Jobs如果真请长假的话,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苹果的业务不会有大影响。-04-09,段永平:这里说的渠道成本的意思就是品种越多,占用的渠道库存越大,是几何级数的关系。3-1-0,段永平:我一般喜欢那些追求好产品,不太提营业额目标的公司,比如苹果。(营业额、市场份额只是自然而然的结果。)01-01-9,段永平:绝大多数(苹果)是去年初和中间有个时期买的,一月1号option到期后出来不少钱(主要是put卖出过期了),本来想买bac的,结果近期bac涨了很多,就都放aapl了。在没有其他目标的前提下,今天的苹果依然便宜,但没以前便宜了。(01年1月底,苹果市值亿美元,财年苹果净利润59亿,PE为10.3倍,确实是依然便宜。)有些东西进步到一定程度后其实后面的变化就不大了,比如汽车发动机30-40年代和现在其实没本质差别。有些国家(虽然我们很多人很看不上)40年代就能造航空母舰,我们现在依然不行,说明由于某些原因,时间有时候帮不上大忙。苹果最厉害的是现在这个平台以及生意模式,以我的水平我看不出谁能打破他。当然有很多以为水平比我高的人非说别人可以,当然也有自己说自己可以打败苹果的,你看看他们像吗?也许,能打败苹果的人快出生了,也许正在某个地方徘徊,但怎么看都不是现在大家知道的这些,这是个大家可以看很多年的故事。(这就是苹果的长期竞争优势:苹果的iPhone是个好产品(最好的智能手机);iOS是个护城河,iOS的护城河很深,类似以前的Windows模式;苹果生态也是个护城河。苹果做好产品的文化是个好文化。苹果不断改进iPhone硬件,不断改进iOS,不断繁荣生态,是在加固护城河。)(华为一度在手机硬件上追上了苹果,但现在硬件被人掐住了脖子,软件刚起步,还差得很远,天壤之别。未来5年内,华为或许能找到硬件被掐死的破解之道。未来10年,如果华为的鸿蒙能生存下来,与iOS、安卓三分天下有其一,则未来0年华为有希望打破苹果。无论如何,未来10年,现在的生意模式,没有公司能追上苹果。因此,未来10年内,苹果的市场份额不会大幅下滑,按照过去10年的市场份额来预测未来10年是安全的。)-0-01,网友:当年的小霸王学习机也差不多是单一产品模式,记得当时单一款B卖得很好,而且在旺季来临前就备足(生产)了货源。段永平:呵呵,这是我能看懂苹果的重要原因之一,没有那段经历,不一定会知道苹果有多厉害。01-0-05,段永平:苹果厉害的不仅仅是硬件,这是所有其他竞争对手没辙的地方。三星顶多不过是新的诺基亚而已,对苹果没有威胁。苹果的businessmodel实在是强大,其他的“对手”已经难以撼动苹果了。01-0-06,段永平: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是苹果的同行,你能用什么办法像苹果一样让用户拥有如此高的黏度,盈利能力还如此好。靠卖低价的都不是一个级别的哈,苹果产品的实际成本比任何同行都低不少,主要低在除材料成本以外的地方。如果你觉得你能找到一个办法,那就说明苹果其实不厉害。(苹果的厉害之处:单一产品,开发成本低,材料成本低,库存成本低,营销成本低,成本比同行全方位的低。iPhone是高质量的、最好的手机。软硬件结合,形成闭环。苹果手机、音乐、游戏...,形成生态,客户转换其他手机的成本高,粘性强。)-0-5,网友问:苹果的威力——十年生死两茫茫,安卓兴,联发亡。低端市场,处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诺记死,苹果王。摩托三星忽还乡,拼低端,实在忙。中兴亲,华为新,魅族创新强。HTC出机皇,日日换大梁。手机业,已无常,全都忙转行,山寨泪千行……将来会怎样呢?段永平:呵呵,受到苹果影响的远远不止你提到的这些手机公司。比如所有卖电脑尤其是手提电脑的公司受到的影响巨大。甚至连网游公司都间接受到很大影响。仔细想想会觉得很有趣的。-03-03,段永平:移动市场这么大,没买苹果的怎么着先得买个安卓吧?长期来讲,苹果产品很难超过30%的,余下70%基本上就是安卓。未来10年移动设备至少能卖个50亿(我觉得能到亿以上)以上吧。(-00年,全球智能手机实际出货亿部,段永平预测的极其准确。苹果的份额在16%左右,段永平对苹果的市场占比预测过高。)-03-04,网友:用习惯iphone的人,一般改用安卓系统会不习惯的,因为苹果只要ID一输,程序,音乐,通讯录等等都会回来,通过appletv,把其他设备上的图像、视频、音乐随时就可以在电视上显示出来。通过查找iphone随时可以知道在外地的亲人在哪,然后通过facetime不花钱视频。当imac电脑的图像一键显示到投影上,当随时在中国用iphone打开在美国家的电脑操作并打开摄像头看自己的宠物捣乱了没,你就会感觉科技的力量,苹果是世界第一大公司是理所当然的。还有苹果绝对是消费者导向,你想要的功能它基本都已经实现了。安卓系统这些功能可能借助其他应用也可以实现,但感觉一切都乱,设备互联性太差。苹果是个大系统,音乐、视频、游戏、软件、相机、电脑……的钱它全赚了,关键你买的音乐、视频、程序等一辈子都是你的,但必须在他的设备上才可以用,谁还会轻易换设备。比如我都买了一万多的软件和音乐了,换其他的设备还须再买,谁还换设备,除了它太差了。appletv一定要买,它可以把所有苹果的设备都联起来。段永平:呵呵,你说得很清楚,这个就叫生态系统。安卓的问题是现在卖得越多,将来可能就越乱,慢慢跑到苹果生态系统里的人就会越多。还有一个重要的东西,就是苹果的安全性。那么多企业要用iphone和ipad是有道理的。美国强里95%开始用iphone和ipad系统,国际强85%开始用——库克在股东大会上讲的。听说目前好像只有iphone不能被装窃听器,其他的手机绝大部分好像都可以,怕被人窃听的要小心了。-03-1,段永平:其实苹果的强大实力是不容易也不应该被忽视的,除非你有意去忽视,但鸵鸟的办法不会有任何帮助。任何一个被苹果直接或间接、现在或未来影响到的行业里的企业,大概早晚都要面对苹果的强大实力的。随便举几个已经受到影响的行业或产品吧:手机、电脑、手提电脑、游戏(包括网游)、游戏机、中低端相机和录像机、音乐、电影、书、电视、网络、运营商、所有相关产品的零售、几乎所有的电子消费品……欢迎补充。找到在苹果生态系统里生存的方式,也许比挑战苹果要来的更现实一些。能够避开苹果也许是另一个办法。-06-8,段永平:我一直喜欢google,觉得google是好公司,但只是明白其部分的生意模式而已。所以前段时间把手里的一部分google换成苹果了,当时差90几块哈。也许哪天我还会换回来,看谁涨(或掉哈)得快了。至于会不会逼近IOS的问题,作为苹果的用户,我其实根本就不知道也不关心,除非哪天我自己觉得苹果的用户体验不好了。一旦进入苹果的生态系统的用户实际上不太关心安卓的变化,所以我其实一直不认为安卓是在和苹果竞争。(苹果是软硬件结合形成闭环、多个软硬件协同形成生态的生意模式,而安卓是软硬件割裂的模式,跟苹果没有可比性。)-01-3,段永平:安卓本身占用资源大,比如如果都是两核或4核的表现就要差不少,加上大家看到的苹果的东西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安卓要全面达到恐怕不太可能。但是,安卓的表现其实已经很不错了,已经比当年用诺基亚的智能机的感觉强了许多倍,某些使用方面和苹果各有特色也是一定会有的,而且价钱还可以便宜很多。未来安卓手机之间的差异化会越来越小,三星的价钱要挺住不容易。苹果的生态系统会保住特别喜欢或习惯的用户,所以受安卓的影响不会像想象那么大。不过,有苹果和三星在上面顶着价格,其他卖安卓智能机的企业应该还有一段不错的小日子。9-0-13,网友:1)三星和苹果的差距在于价值观。三星很多东西都不愿舍弃,苹果对该舍弃的东西是真的下得了手。)全球智能手机过几年能卖出15亿部以上,苹果能占有0%份额,每年卖出3-4亿部手机,每年赚个-0亿,那时候软件部分应该也很厉害了,只要苹果的企业文化不发生大的变化,这些都会发生的,如果期间苹果再研发出个厉害的硬件,对投资者就是额外的惊喜了。(三星不愿舍弃什么?苹果舍弃了什么?)(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在年达到最高点14.7亿部后,持续下滑,-00年分别为:14.65亿、14.03亿、13.71亿、1.9亿。段永平高估了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年iPhone出货量.6亿部,占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15.8%。00年iPhone出货量.06亿,占全球智能市场份额15.9%。段永平高估了苹果的出货量和市场占比。)(-00财年,苹果净利润分别为:.37亿、.1亿、.94亿、.87亿、.51亿、.31亿、55.56亿、.11亿,净利润增长停滞。段永平高估了苹果的赚钱能力。)(苹果软件税增长良性,00财年软件税营业利润达.95亿,营业利润占比由财年的3.7%提高至00财年的33.8%。)(-00年,苹果没有再推出令人叹为观止的硬件。)段永平:看三星和苹果有点像看篮球里美国队对其他队的比赛,场面上很激烈,其实差距很大。13-09-16,段永平:苹果现在一年都要推两款了,说明用户的需求比较分散。推50款基本是技穷的表现(黔驴技穷),东西绝对好不了。年,段永平:therightkindofbusiness指的就是好的生意模式,好的生意模式建立在强大的企业文化上。本人喜欢苹果生意模式的很重要的一点来自于自己在消费电子0多年的体验,苹果是我一直梦寐以求但似乎难以达到的生意模式,现在居然可以就这么实现了。年,段永平:记得库克还说“我们最重要的是聚焦在做最好的产品上,利润会随之而来的。”我相信苹果会一如既往地聚焦在做最好的产品上,其他的早晚会随之而来的。诺基亚聚焦在“提高市场份额上”了,岂有不败之理?年,段永平:我个人一般对有负债的公司不太愿意重仓,另外就是无论多有把握也绝对不要用margin。我个人很喜欢苹果,觉得这是我目前能找到的最好的公司了,这个价位我放到90-95%也是愿意的。当然也许和我前面买的价钱比较便宜也有点关系,但这个只是心理影响而已。(00财年底,苹果名义资产负债率高达79.83%,短期借款亿,长期借款亿,有息负债(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占总资产35%。同时,长期证券投资9亿。双高,把企业存款做得高高的,把企业贷款也做得高高的,国内银行的至爱。难道地主家也要靠借钱过日子?其实这种诡异的财务状态,源自于美国对跨国企业不友好的税制。)(特朗普税改前,美国企业所得税率为35%,对公司在全球的利润征税,允许以所在国的企业所得税抵扣。比如苹果在中国赚了元,中国企业所得税率为5%,苹果在中国交完税后还剩75元。苹果如果把这75元汇回美国,需要向美国政府补交35%-5%=10%的税,*10%=10元,真正回到苹果美国账户上的是65元。如果苹果在美国本土之外把75元用于长期投资,是暂时不用补交这笔税的。)(即,苹果将资金从中国汇回美国的成本是10元。如果苹果不动用海外资金,而是在美国国内从银行借款元(假设利率3%),那么苹果实际持有的资金为元(美国元+中国75元),成本却只要3元。苹果将留存在中国的75元投资中国长期国债,假设债券收益率3%,那么苹果的真实资金成本为*3%-75*3%=0.75元。显而易见,把资金留存在美国本土之外,在美国国内借款,更为划算。)(年,特朗普税改将企业所得税率降至0%,刺激了一大波跨国公司的资金回流美国。自年,苹果账面上的长期投资规模大幅减少,长期负债也呈下降趋势。)11年,段永平:不过,关于苹果的传说最搞笑的就是廉价iPhone。有了这个传说后,接着就有了苹果该不该这样做的争论。其实不管认为苹果该不该卖廉价iPhone的人大概都是不太懂苹果的,因为苹果的文化里根本就不会有这个争论。(苹果的文化核心是造最好的手机,怎么可能会造廉价iPhone。)年,段永平:首先,我不知道库克的创新能力;第二,一家公司如果需要依靠CEO的创新能力并不是一件好事。乔布斯实际上被神化了,他实际上主要是建立了创新的文化而不是自己创新。年,段永平:如果大凡你能做好一样东西,你为啥还要做很多做不好的东西呢?不过,确实有些会因为做了一些好东西后,就以为自己啥都能做好,于是就开始做一些自己做不好的东西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聚焦的人或公司最后会变得很厉害,这也是我喜欢苹果的原因。那时的小霸王确实厉害,记得95年仅仅靠那一两款产品的获利,就和当时的海尔差不多了。年,段永平:理性讲,亿的苹果其实只有亿(扣掉现金)左右的市值,大概5-6年就赚回来了。只要苹果能把现金回馈这块再处理的好一点(我非常信任库克会这么做)。投资苹果对我来讲是个能睡得安稳的投资。如果我错了怎么办?呵呵,那大概就是该轮到我也亏点钱了?看个3-5年吧,我觉得我的赢面在90%以上,而且就算亏也不会亏光的,而且省了几年到处找股票的时间,多好?!不过,如果不了解苹果的人最好还是不要碰苹果,我一直就不太赞成小额投资者投苹果,尤其是那些希望今天买明天就涨很多的人们,会睡不好的。首先,这种大公司会出来的消息比较多,小额投资者多数对投资的概念还没有建立,很容易被震几下就出局了;另外,像苹果这种公司在目前的状况下很难有10倍或更多的回报。我觉得小额投资者也许应该关心自己明白但没有那么多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uojiyaa.com/njysh/7659.html
- 上一篇文章: 什么造了诺基亚的芬兰人,竟然要称霸游戏界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