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平常提的本分和平常心,源自这家日本公
段永平想把小霸王做成中国的松下,因实现不了才离开自立门户。 作者Ilululu 来源I乱翻书(ID:luanbooks)段永平对本分有过许多阐释,这影响了步步高、OPPO、vivo及后来的拼多多,坊间将它们的CEO金志江、陈明永、沈炜、黄峥称为四位门徒,段永平可能更愿将与他们的关系称为亦师亦友。他们及所管理的企业有许多类似的特质,都强调本分和平常心。有意思的是,另一个创业者,张一鸣他也经常提及平常心,段永平称赞“异曲同工”。也许是本分和平常心推动了这些企业的成功,也许不是。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几家企业及他们的掌舵人,对本分和平常心的理解相同吗,不是。它们的特质完全一样吗,也不是。 01 营销 段永平说本分很多年了。 在他那签名为“很不会写东西”的网易博客上,他年时贴了《本分和平常心》,开篇就是: 很久很久以前,我们公司就开始提倡“本分”和“平常心”。怎么开始的和为什么会开始我都不记得了。 最早年时,本分和平常心已经是段永平对媒体总结的经营秘诀。 他在雪球上回答球友的提问:如何把一家亏损小厂做成年产10亿。 段永平说这段成功的经历是靠的本分和平常心:“28岁开始做4岁才做到的,六年时间很长,平常心和本分就是这六年里提炼出来的。” 这段经历发生在~年间,他最初的起家经历:离开被分配的电子厂(京东方前身),南下东莞,在亏损中的日华电子厂工作,后来做出了小霸王,请成龙来把广告打上央视“望子成龙就靠它”,一番推广后,小霸王家喻户晓,产值起飞。 他请成龙做了谐音梗的广告,把营销做得更极致的一点是,他竞标央视做广告。这种做法延续到他创业。 段永平年从怡华集团出走,创业成立步步高公司。第二年,段永平就以.万的价格买下中央台《新闻联播》后5秒。 八千万并不是小钱,公司确实也周转不过来,而且由于从怡华集团出走时承诺过一年内不做国内市场,转而在俄罗斯做生意,汇兑出了问题,钱是由同事从俄罗斯用行李箱扛回来的。这笔赌注不算小,后来还在下,第二年涨到1.2亿投标。 在千禧年前后,那是港星最火的时候,也是段永平请成龙、李连杰拍广告的时候。请明星、在央视打广告,他计算过是合算的。 也是在那时,段永平最耀眼的本事应该是做营销,媒体写道“如果他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据传丁磊在网易濒于破产的年找他时,是要请教营销问题,不是要拉投资。 但是后来段永平从来不会提及在营销上的辉煌,只说本分和平常心。 千禧年,他被《亚洲周刊》评选为二十位商业领袖(具体说法可能不是商业领袖),或许他已感到自己太出名了。、年时,胡润富豪榜想把他排进去,但联系他时,他拒绝了这个排位,说公司没有上市,胡润拿到的资料并不确切,后来他被胡润排在了位之外的位。 段永平年很快离开公司,把公司交给了后来者。并反复澄清,他年已经退休,彻底离开,如果他来当CEO,未必比现在经营得好。唯一承认的一点是,他在选继任人时起过重要作用。 vivo的CEO沈炜、OPPO的陈明永,很少接受采访。 低调到隐秘的是沈炜。他很少面对媒体,偶尔说一次话,媒体给的标题是“罕见面对媒体”,讲了vivo不融资不上市。陈明永直面媒体更多,但与出面活跃并省下营销费用的罗永浩、雷军、董明珠们比,属实两类。 CEO较为低调的背面是产品的高调营销。 段系公司出过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广告太多了。年请宋慧乔打广告的步步高音乐手机;OPPO也许不无失误的“充电两分钟,通话两小时”(实际上没这么夸张)。在推广渠道上也是花钱大手笔。在深网出品的《中国手机的野心时代》四篇里,写vivo年拿下世界杯的冠名权,签6年的合约,创下vivo单项营销投入的最高记录,但是开会时沈炜拍下这个决策只花了十分钟。两家一起去印度市场时,争相营销,以至于抬高了营销费用。 这些继任者们的风格确实太段永平了:做产品营销可以大量花钱,花钱到极致。但不能讲产品之外的故事,不要炒别的噱头,管理层个人不能成为IP。为什么要做产品营销,能赚回来吗?段永平的回答是“企业总是要去想办法寻找用户的”。 在这一点上,另外两位比较有名的段系弟子也是相似的。后来从OPPO出来创立一加手机的刘作虎走到台前了,但谈一加时还是说:“五年来,一加坚持不炫技、不炒作,坚守商业的本质只做好产品”。黄峥低调,而拼多多做的营销并不少,在社交平台上做投放,也争取过央视春晚。只是拼多多做营销的目的可能略有差异,“投广告是为了告诉消费者我不是骗子”,是作为纠正品牌形象的一种手段。 也许这是段永平未曾言明的本分的一个方面:做营销和对自身及管理层的要求。 在内,段系公司在找定位和份额时,有非常清醒的自知。在手机品牌混战的年代,小米、乐视纷纷瞄准出货量目标,刘作虎曾拍脑门决定过一加2的出货量是将近万台,如果有20万的货没卖掉,假设每台成本,这将是6亿元。后来他做了反思,事后发布“罪己诏”。 在外,对市场排位和对手,克制和风度是原则。OPPO副总裁吴强曾强调:“OPPO从来不提口号和目标,也从来不会说三年做到多少万台,也不会说三到五年做到市场份额第一,OPPO做的事情永远是练好基本功,把自己的基础打扎实。” 02 战略 段永平在雪球上称赞过刘作虎“既知道要做对的事情,也很努力滴把事情做对,而且把事情做对的能力也极强”。能抵制诱惑,排除外界干扰,知道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是段永平对本分和平常心的阐释之一。 段永平很少提及什么是具体的对。除了说过,OPPO曾想做小家电,后来放弃了,因为他们不擅长,这显然是对的决策。段永平系列公司很少把战线拉长,专注于有限的产品。当别的即使是他称赏的企业投入了某项与主营业务关系不大的研发时,他的评价是“佩服又困惑”。 段永平推荐过一本书《从优秀到卓越》,在这本书里也有比较有类似的观点,产品线不要跑得太远,拓展到自己不熟悉的行业去。 但大公司不能只做一种产品生存下去,特别是科技行业变化剧烈。其实从《从优秀到卓越》这本书里没有选一家科技公司样本。 步步高及后来的拆分公司,最初产品是VCD、复读机、无线电话等。大概年时,随着VCD、DVD等产品销量下降,公司需要转做其他产品,这个产品是手机。 大概年时,他想找松下合作做手机,他觉得能把这款手机做到市场第二或者第三的位置,时居第一的诺基亚一时不可撼动。 他去谈合作,从若干科长到若干部长再到社长都见过了,松下没有一个人问他为什么会是市场第二或者第三。这让段永平感觉到他们并不关心未来,也是松下的问题。“知道对的事情”是要有比较长远的眼光,看向未来,在许多次判断上段系公司都判断对了而且执行力非常强。 那时手机的第一是诺基亚。后来松下确实做过手机,但停了这项业务。年前后几年,手机从功能机转向智能机时代,一轮洗牌下来,诺基亚、黑莓、摩托罗拉、魅族、HTC等从入局到出局。第一换位,段永平则持有了苹果公司的股票。余承东在年华为手机的发布会上说“它们(OPPO、vivo)没见过世面,顶多只能算是个东莞品牌,不可能做成世界品牌”,但是OPPO和vivo做到了世界前五的出货量,一加在海外市场份额居前。 从早年的步步高到现在的衍生独立品牌。 段永平在接受网易财经采访时曾说OPPO和vivo是独立运营彼此竞争的关系。 千禧年前后段永平还在管理位置上接受采访时总结的一点经验是“敢为天下后”,不介意进入某个已有产品领域。OPPO和vivo能在~年调转方向做苹果手机已经大火的珠玉在前的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在前,谁又能想到小天才电话手表;淘宝京东之后,谁又能想到拼多多。 非常遗憾,松下没问,网友再问,段永平说不会在公开场合讲,因而公开资料里无从得知如何能找准手机第二或者第三的位置,这种能力大概被忽略了。与想做宇宙第一比,第二或第三总显得气势不足,危险性也被低估。 拼多多是在另一个行业里。大家都是另辟一条路走出来,段永平会说排位目标;但黄峥却回避用第一、第二去描述行业排位。 黄峥早期写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uojiyaa.com/njywx/11668.html
- 上一篇文章: 比亚迪的改革和开放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