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什么事都做,不是什么钱都赚,这是一种本分。

文丨华商韬略徐艳丽

把80%的精力放在20%的事情上,让20%的事带来80%的效益,这是vivo的焦点法则和歼灭战打法。

年的手机市场,缩水、洗牌、混战。

截至去年6月,全球手机出货量连续六个季度下降,调研机构数据显示,苹果iPhone半年内少卖万部。[1]

据科技调研机构Canalys统计,中国手机市场去年第二季度仅出货万(3年前这个数据是1.3亿部),九个季度九连跌,是六年来最差表现。

▲截至年Q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持续下滑

缩水的蛋糕体量引发中国这个全球手机智能产业第一大市场剧烈震荡。

没有核心消费群和技术优势的中小品牌大批凋零,纯性价比模式无法再现奇迹,下沉市场的需求越来越中高端化;

小米等国产品牌大举押注海外之时,将海外资源调回国内的华为急遽改变了行业格局,苹果从年起再没进入中国市场销量前四。

增量近乎停滞,存量激烈争夺,一超多强的新常态下,动作不多的vivo成为表现可能是最稳定的国内手机厂商。

据IDC、Canalys等调研机构统计,年第三季度中国手机市场出货量~万部,华为、vivo、OPPO、小米、苹果依次占据前五席。

华为以万部出货量拿下42%的市场份额,vivo以万台占比18.3%,OPPO占比16.6%,小米和苹果分别为9.8%、8.2%。

5G成为全新爆发点。

IDC调研显示,中国5G手机年第三季度整体出货48.5万部,其中vivo以54.3%市场份额位列第一,在~美元、~美元及+美元三个价位上,vivo均处于领先地位。

在被中国厂商寄予厚望的南亚与东南亚市场,vivo在IDC印度最新Q3手机出货量报告中排名第三,增幅58.7%;在印尼排名前二,与OPPO合计占据当地近50%智能手机份额。

国内出货第二,5G手机第一,印尼、印度市场前三。

看似在扩张速度、营销、多元化上都不事张扬的vivo,不动声色地占据了中国智能手机海内海外市场重要一极,凭什么?

“华米OV”国产手机四巨头,华为被推上民族情绪潮头已久,雷军一直是明星创业者,不论在前几年百家争鸣时期还是这两年的白刃相搏中,vivo都不见风头。

不仅如此,在国产手机第一阵营里,vivo是子品牌分化最晚的那个,是互联网思维应用最保守的那个,是国际化步伐最求稳妥的那个。

年3月,vivo发布主品牌下第一个子品牌iQOO,该品牌项目的内部启动时间与小米建司在同一年,最终手机上市时间酝酿了九年。

海外扩张上也求稳不求速,全球化布局近十年,主要盘踞南亚、东南亚、欧洲几个核心市场深挖高筑。

销售渠道上vivo偏重传统线下,对拥抱互联网思维十分谨慎,粉丝运营基本靠散养,与花粉、果粉、米粉相比明显缺乏抱团力和煽动性。

品牌少,扩张缓,线上弱。

从很多层面看,不是vivo主动选择了哪一个消费群落,是消费者选择了vivo。

既不倚重创始人明星效应,也没有持续的品牌嗓门和洗脑价值观,在每年春秋两季扎堆的新品发布会上,在县城买手机最火的高考后两个月,如何在北上广漫天的高科技PPT和小城镇赤橙蓝绿的街头营业厅中抓住年轻人——是决定vivo生死的关键。

不怕一家企业有一万招,就怕它把一招练了一万遍。

技术和消费者导向,是vivo不可动摇的两大核心驱动。

过去两年,vivo先后发布全球首款量产级屏幕指纹手机、国内首款18:9的全面屏手机、业内领先的兼具零界全面屏与升降式摄像头的NEX系列、开创超大广角拍照风潮的X系列以及首批5G旗舰机、瀑布屏手机、与三星联合开发的双模5GAI芯片……

基于音乐处理优势,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uojiyaa.com/njywx/11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