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山的四季及种植物,百望山草木
周一中午接到快递小哥的电话,我知道是样书的快递到了,晚上回到家,怀着复杂而忐忑的心情打开样书,翻看了一会儿,一块石头终于落地,印刷的效果符合预期,《百望山草木记》的实体书终于如期实现了,不禁长舒了一口气。 百望山属太行山余脉,位于北京的西北郊,即便在北京我想很多人对它并不知晓。百望山向南约三公里便是颐和园,其西南侧的方向是香山,网上有徒步爱好者整理出来的从百望山到香山的徒步路线。 年,我将百望山作为自然观察的定点,从家出发,骑车不消二十分钟就能抵达,十分方便。这是自年以来,继奥森公园、清华大学、自家的小区之后我的又一个定期观察点。百望山海拔并不高,最高峰不过二百余米,旨在怡情,百望山在享受登山之趣与惧怕登山之劳之间,是个很好的平衡。于是以节气为周期,我对百望山开始了为期一年的观察和记录,一年来记录下的植物共计种。 有过《清华植物笔记》手工书的制作经验,所以最初就有把这一年的记录结集成书的计划。去年年底记录即将进入收尾阶段的时候,便同步启动了书籍的排版设计及过往文稿的修订工作。 关于书籍的设计风格,希望有别于之前的《清华植物笔记》,最终从一些MOOK读物中得到启发。所谓MOOK是一种混搭的风格,形态介于书籍和杂志之间,例如国内畅销的《知日》《知中》系列,《百望山草木记》中植物图片的比重过半,风格杂志化一些颇为适合。 《百望山草木记》的内容本质上也是一种“混搭”,文字方面可以说是散文化的观察笔记,也算不那么专业化的科普文章,图片也能搭上植物图鉴的边。如今这样的“混搭”产物,文字变成了铅字,图片印在了纸张上,像施了魔法一般有了不同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uojiyaa.com/njywx/5332.html
- 上一篇文章: 互联网手机品牌今年能活下去几家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