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产品的成功哲学,理想L9如何复刻
以治疗白癜风为主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084864.html 「任何一个做产品的人都会去研究苹果,都希望自己能够把产品做得跟苹果一样。」 在理想L9发布会后,理想汽车创始人兼CEO李想如是说。 无论是在财报会议上,还是产品发布会后,为什么李想总在强调「学苹果」? 究其原因,苹果总能创造出「爆款」。 无论是年重新定义随身音乐设备的iPod,年改变智能手机市场格局的iPhone,亦或是年重新定义了耳机的AirPods,苹果总能通过打造爆款来重新定义产品。 理想ONE凭借无续航焦虑以及舒适的乘坐体验等优势,稳居国内造车新势力单车和中大型SUV销冠,累计交付量已超过17万辆,也是名副其实的爆款。 如今,李想也将同样的策略应用在理想L9这款全尺寸SUV上。 01、将苹果爆款论复刻到汽车 过去,苹果的产品给大众的印象是「高价」,消费者并不会大胆夸赞苹果的产品具备性价比。 但李想却说,苹果的产品性价比最高。 他举了两个例子: 比如拿iPhone4和诺基亚N97来对比,前者当时售价元,后者接近元。但在性能上,iPhone4远高于诺基亚N97,而彼时能够匹敌iPhone4的,只有售价高达3万元的Vertu手机。 再比如苹果的MacBookAir,如果用于办公,几乎能够做到价格接近2万元PC笔记本的体验,而MacBookAir的售价却在元左右。 显然,李想把对苹果打造产品的理解,复刻到了汽车上。 「理想L9是万内最好的家用旗舰SUV。」早在发布会之前,李想便早早对外进行了预热。 按照这个逻辑,理想L9是性价比最高的SUV吗? 实际上,与理想L9售价45.68万元价格重叠的,只有宝马X3、奔驰GLC。 但理想L9对标的却是高于宝马X3、奔驰GLC两个级别的宝马X7和奔驰GLB。 李想认为,苹果的核心理念,在于以一个奢侈品的价格,就能享受到非常高级别的产品体验。 理想L9便是这一理念下的产品。 当然,在价格上做到越级竞争,确实能够为产品立下爆款的人设。 但关键的问题是,苹果能够整合上游供应商和下游渠道,控制规模和成本。那么理想汽车呢? 李想举了一个例子:海外奥迪Q7入门版车型起售价与理想L9相近,但奥迪Q7提供多种动力、配置版本车型、包括四缸汽/柴油、六缸汽/柴油等,多条生产线也就意味着研发成本的叠加。 相反,理想遵循的是一套配置控制成本的理论,将配置做成标配,表面上是车企在赔钱做买卖,但实际如果理想L9一年卖出15万辆,每辆车的分摊成本可能只有-块钱。 另外,标配的意义还能避免车企与用户之间的互相算计,也能够为用户降低后续换车带来的资产损失。 「奥迪Q7目前全球销量是一个月几千辆,而理想L9虽然比理想ONE贵了10万元,但销量上是稳稳超过理想ONE的」,这是李想对于理想L9的期望。 如果说生产体现在成本控制上,那么自研才能彻底杜绝被供应商掣肘。 不投入钱、不投入人、不投入技术,永远只会被供应商卡脖子。 理想深知自研的重要性,因此理想还将继续以合作、入股供应商的形式扩大自研规模,实现将供应能力掌握在自己手里。目前,理想已经与三安半导体、新晨动力成立了供应端合资公司。 回看过去近三年理想的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分别为12亿元、11亿元、32.9亿元,翻倍式的增长能够看出理想在研发方面不断加码。 目前,理想已经有4支AI团队,分别布局于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工厂管理系统、整车控制。 一直以来,李想都没有掩饰自己追求苹果的产品路线。 苹果的产品规划、成本控制、市场份额,都是李想眼里最完美的生态闭环。 但现实情况是,理想还需要很长的摸索期,如李想所言,至少目前还没有哪家企业把苹果研究明白。 李想的固执如同理想的「家庭定位」一直被多数人认为这是一条小众路线,但实际国内购买20万元以上新车的用户有89%是来自家庭群体。 话说回来,理想团队能够精准围绕「家庭」研发用户需求,89%的用户需求怎么能算是一条「小众」的路线? 02、理想投入的每一分钱、每一项技术都围绕「家庭」打造 在越来越卷的智能汽车市场,理想L9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 整场发布会上,李想强调最多的是「家庭」二字,他甚至说道:无论花多少钱,都买不到像理想L9这样满足家庭需求的智能旗舰全尺寸SUV。 「家用」与「豪华」一直是理想的产品定位,在理想ONE打出「奶爸神车」的标签之后,理想L9则在「舒适的家」、「移动的家」、「智能的家」、「安全的家」四个维度将家庭用车的需求最大化。 首先是舒适的家。 比如智能空气悬架,在便捷上下车的模式下,车身会降低40mm,方便老人和小孩上下车。 每一排座椅的舒适度都照顾到位,具备电动调节和加热功能,前两排还配有座椅通风和按摩功能。 更细致的是车载冰箱,李想对这个使用场景的描述是:「冬天下班接爱人,可以准备温暖的奶茶;带小宝宝出行的时候,还能够用来保持奶的温度;夏天全家出行,一家人可以随时随地享受车内的冰镇饮料。」 这些考虑周全的设计,让家庭用户能体验到理想L9的诚意。 其次是移动的家。 在续航上,李想认为,增程电动四驱仍然是家用SUV的最佳解决方案。 理想L9在配合家用充电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城市用电、长途用油的最佳能源组合,能源使用成本相比同级燃油SUV可以降低超80%,比紧凑型混合动力轿车低50%。 在整车结构上,理想汽车通过自研的五合一驱动模块和增程器,让L9的乘员空间占比最大化,超出同级竞品,甚至可以跟MPV车型掰一掰手腕。 李想表示,L9的第一排、二排、三排的空间和别克GL8的尺寸完全一样。 这也难怪有网友调侃:一平方米10万,4.5平方米45万。移动的家,没毛病。 第三是安全的家。 在智能驾驶研发上,理想汽车的策略是: 整体以视觉感知为主,使用BEV大模型实现度感知。 以激光雷达和高精地图作为辅助,并通过额外的视觉和激光雷达模块,提供安全算法。 理想L9在车顶配备了1颗禾赛的AT线激光雷达,能满足长达米的远距离探测。 发布会上,李想还展示了一段激光雷达在黑夜的高速极限测试,画面中搭载了ADMax自动驾驶系统的理想L9,在行驶过程中发现了前方侧翻汽车,及时进行了刹停制动。 此外,当车辆行驶到高速路、地库、高架桥、城市街道等场景时,理想L9通过搭载导远基于MEMS惯性导航技合卫星导航和车辆信息研发的组合导航定位系统,自主实现车道级定位,以及向车辆输出精准的位置信息。 据理想汽车智能驾驶副总裁郎咸朋介绍,理想汽车从年开始切换到全栈自研方案,最大的变化是从线性流程升级到闭环流程,开始用数据驱动的方式开发自动驾驶。 目前理想汽车的有效学习场景总里程达1.9亿公里,仅次于特斯拉。 按照理想的智能驾驶路线规划图,理想计划在年实现城市自动驾驶: 年理想AD1.0版本实现ADAS功能; -年理想ADMax3.0版本实现高速NOA; 年理想ADMax4.0版本实现城市NOA; 年理想ADMax5.0版本实现城市FSD。 通过研发路线、算法、数据三个层面,理想在智能驾驶技术体系上将从「数据回传」迭代至「全链路自动化」,并在年实现有效里程数据超过亿公里。 四是智能的家。 智能驾驶研发之外,理想投入得最多的方向是人工智能和三维交互。 李想认为,智能电动车承载两个最重要的目的,一是能源可再生化,二是信息的交互会从过去的二维、传统的PC互联网进入三维的人工智能。 理想L9车内的空间被打造成了「五屏三维交互」,感知层面上增加了视觉3DToF和多音区麦克风,视觉感知精度可以达到1mm;自研的MIMO_NET算法可以让音区的定位准确率提升20%,多人对话的场景下的主音区识别错误率下降30%以上。 理想将视觉、语言、触控的感知信息都汇集在一张3D大图里,用一套算法去理解以及反馈。 这套认知图谱里包含知识图谱、逻辑推理和用户画像三方面能力的建设,让「理想同学」获取各种知识,通过自学习建立思考和逻辑推理能力,并根据不同的用户和场景,做出相应交互。 理想汽车智能空间副总裁勾晓菲表示,未来「理想同学」不仅仅是一个语音助手,而是会全面升级为一个智能空间机器人,甚至具备人格化的特征,成为家庭成员的一份子。 如李想所言,理想的每一分钱、每一项技术都是在围绕「家庭」打造。 「苹果打造产品有两个核心,一是打造人们都能够得着的奢侈产品;二是在体验和技术上做出非常独特的创新。我们对于苹果的理解是这样的,我们也会坚持用这样的方式去做。」李想表示。 从这个表述看,理想L9已经具备苹果打造产品的两个核心,成为爆款的概率或将远高于理想ONE。 03、聚焦「家庭」,理想L9是最好的全尺寸SUV吗? 谁买理想L9?理想L9到底是不是万内最好的SUV? 这是理想L9发布会满屏弹幕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问题。 用户画像决定了一款产品的市场投放目标。 理想的关键词是「家庭」,用户群体的画像非常清晰。 首先是理想ONE的增、换购用户。 李想认为从30-35万元的预算,突然上升到接近50万元预算只是少数人,比例大概在10%以内,不是理想L9的真正的大盘。 其次是增购用户。 选择以新能源汽车作为第二款车型,绝大多数消费者是出于用车成本、限牌限行的需求,理想L9显然只是面向给家庭制造第二空间的奶爸。这类群体会在新能源MPV和理想L9之间纠结。 最后是首购用户。 这类群体的消费需求也非常明显,除了以家庭作为第一需求之外,他们也对智能化抱有高度尝鲜的心态,这是理想L9必须拿下的大盘。 至于理想L9是否具备万元的身价,同样基于消费者购车需求。 一款iPhone13和一款红米9A,两者虽然同为智能手机,但在品牌价值还是存在明显差距。 对于追求品牌价值的消费者而言,苹果是手机界最好的产品。 对于追求实用性的消费者而言,一款具备多功能的入门机才是性价比之王。 50万的价格,一个打破车和家界限的产品,这是理想L9越级竞争的潜力。 然而,如何验证一个品牌、产品是否成功,李想引用了君智战略咨询创始人谢伟山的观点: 消费者是否愿意买你? 销售是否愿意卖你? 竞争对手是不是恨你? 显然,这是李想在为近期持续刷屏的理想L9所做的一次练兵复盘。 在李想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深度理解消费者底层需求的奶爸,更是一个懂得研究爆款思维的产品经理。 理想L9没道理不火,也没理由不会成为李想眼中的「爆款」。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uojiyaa.com/njykf/11419.html
- 上一篇文章: 获750亿美元补贴华为的回应到底透露了啥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