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莓KEYone这不是一款ldquo
点击上方“凤凰数码”玩转科技! 故事要从当年那部打孔说起。年,西安钟楼案板街,我从一家黑莓专卖走出来,在阳光下端详着半透全反射液晶屏,感觉整个世界都有点变清晰。那年盛夏,天气很燥热,心里却“美地恨”。 接下来的暑假,熟悉了全键盘打字,觉得滚轮真好用。一款打砖块,甚至让我找回红白机年代的乐趣。再后来一路从、、、、Q10走过,没想到十年之后还能为一款黑莓手机写评测。 在阅读这篇评测之前,我希望你能理解:黑莓从来都不是面向所有人的。BBer这个词跟果粉、米粉、锤粉略有不同,没有太多对于某个人的狂热崇拜,而是在产品里找到内心自我的那种感觉。所以对于真正的黑莓用户(BBer)来说,你跟他谈配置、性价比、营销,都是没有意义的。 据黑莓CEO程守宗说,KEYone是最后一款拥有纯正BlackBerry血统设计的机型。关于RIM和TCL之间的商业运作我们不多谈,还是把目光集中在产品本身,看看这款仍然保留物理全键盘的黑莓手机到底行不行? 外观:可以,这很黑莓 黑莓KEYone有着绝对的辨识度,正面下方四排QWERTY全键盘物理按键,独此一家。按键面积很小但覆盖一层透明凸起水晶层,有点类似指甲油的那种质感。值得一提的是,黑莓KEYone将指纹识别与空格键合二为一,可以说是对指纹模块做了隐藏式处理。 全键盘往上,是触摸三按键以及屏幕区域,不过这个屏幕尺寸显得有些矮胖。整块2.5D弧面玻璃被“嵌”在机身中,在观感上看着有些不协调。屏幕尺寸为4.5英寸。 再往上就是独立的上“下巴”区域,跟中框一样为金属材质。前置精通、听筒、光传感器,这部分排列设计都不够美观。特别是听筒开孔的处理,直接打了三排小孔,感觉还不如千元机上的工艺。事实上,黑莓KEYone的上“下巴”是相对独立的一圈,在设计上比较棱角分明,与顶部区域还又一圈切割处理。另外,3.5mm耳机孔也被放置在顶部中框左侧。 其余的中框部分则更加圆润,除了中框本身的弧度,在底部两角也进行了圆弧处理,增强握持感的同时打字也更舒服一些。机身尾部采用Type-C接口,两侧对称式扬声器当然只有右边是真的。 中框上的按键设置KEYone有些奇怪,右侧音量键下方并不是电源键,而是应用启动快捷键。电源键被单独方式在左侧略微靠上的位置,操作起来并不是很顺手。SIM卡槽很不显眼,感觉已经跟中框融为一体。需要注意的是,KEYone仅支持单卡,另外一个卡槽只是用来拓展存储空间的。 最后来到机身背部,辨识度随便没有正面全键盘那么一目了然,但类肤防滑材质以及硕大的镜头仍然很有差异性。整块类肤材质背板除了防滑,还具备复原性,基本不用担心会留下划痕。后置镜头不光凸起面积还特别大,镜头右侧是分离的双色温闪光灯。 综合外观表现,KEYone确实是一款很黑莓的手机,特别是QWERTY全键盘等经典元素,都很好地被保留下来。不过厚度和重量差强人意(9.4mm厚g重),与iPhone等旗舰安卓相比,似乎缺了点纤薄灵动之美。 性能:国行配置升级 黑莓KEYone搭载骁龙处理器,国行版KEYone将RAM从3GB升级到了4GBRAM,搭配的64GBROM,不知道被区别对待的北美用户作何感想? 从日常的使用来看,这样的硬件配置足以胜任日常大多数应用场景。偶尔玩一把王者荣耀,帧率基本能稳定在30fps,就是3:2的屏幕看着有些别扭。至于更高性能要求的游戏以及跑分,我建议咱们还是算了,一方面是“放过”KEYone,另一方面主要是黑莓核心竞争力从来都不在于性能。 系统:埋葬BBOS 关于操作系统,其实我更希望KEYone里装的是BBOS。但当下的情况Android对于黑莓是更明智的选择,只不过这个选择决定得太晚了一些。 KEYone基于Android7.1.1版本号,系统风格非常接近原生,甚至保留了抽屉界面这种元素。图标样式倒是很BB,不过真对第三方应用没啥统一优化。如果你已经习惯MIUI这种本地化定制的系统,可能会不习惯KEYone。不过如果你是原生OS的拥簇,那么恭喜你KEYone完全可以帮你节省刷机步骤。 功能性方面,一些来自曾经老黑莓的特性,可能会让你感叹居然还有这种操作? 1.HUB HUB信息管理,是对全局信息的一种整合,包括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uojiyaa.com/njybj/8463.html
- 上一篇文章: 1029日手机报价单5S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