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的三星,蹒跚的步履鹿鸣财经
早期白癜风能治疗么 https://news.39.net/bjzkhbzy/170902/5668928.html 文 王垚封成 编辑 封成 这是一个独属于李氏家族的帝国,其内部权力的移交方式也如同封建王朝一般——子承父业,兄终弟及。 在韩国,有人赞美它,有人咒骂它;有人将它当作国家的名片而骄傲,有人因它垄断了市场而愤懑,可无论如何都没人敢无视它。“韩国人一生无法避免的事情有三件,税收、死亡与三星”,这句话中,所蕴含的正是这样的心绪。 可辉煌必然会落幕,巨头也终将陨落。历经八十载的迟暮帝国虽在,却早已不复当年的强盛,只能在时代的浪潮下风雨飘摇。如今的三星早已经不是大多数人印象中那个触手遍及各行各业,掌门人咳嗽一声整个韩国都会感冒的庞大集团了。 01 商海沉浮八十载,超越代际的三星已经成为管理学研究难以绕过的范本案例。年李秉喆以3万韩元在韩国大邱市寿洞创办的三星商会俨然是这个王朝的开端。王朝的兴盛不仅仅反映了三星的发展,更代表整了个韩国经济的崛起。追根溯源不难发现,三星所走的每一步都和国家政策有诸多联系。 40年代,土地稀少的韩国国民生活的必须物资大量依赖进出口贸易,28岁的李秉喆就带着满船的干鱼和水果频繁往返于东南亚和韩国。 (图为李秉喆)50年代,政府政策向制糖和毛纺等日用消费品倾斜,三星进入日用消费品产业依靠垄断完成了原始积累,开始往纤维制造业进军。 60年代,韩国产业政策由进口替代转向出口导向,三星大力扩展国外市场;差不多同时,韩国又发布了电子工业振兴五年计划,三星开始进军电子工业,然后建立了三星三洋,三星NEC以及今天帝国的支柱——三星电子。 70年代,政府号召发展“重化学工业政策”,三星石化,三星重工,三星造船,三星精密等相继产生,为韩国GDP的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80年代,政策转向汽车、电子等尖端技术,三星又逐步加大了电子、半导体、通信、航空、遗传工程、精密化学等产业的投入,使得在这些领域韩国在90年代就已经居于世界前列。 年,三星发生了近50年来首次最高权利更迭,李秉喆逝世后,被誉为“孤独天才”的李健熙登上三星的舞台。但历史并没有带给他像其父亲所遇的那般利好环境,反而遭受了双重打击。 (图为李健熙)政治上,韩国民众对于大企业的态度发生了度大转弯,开始觉得原本认为的“国家支柱”其实是“阻碍社会发展,造成社会分配不公的根源”。经营上,冗大三星的成本居高不下,管理制度成为阻碍。 困厄之际,那句“除了老婆、孩子,一切都要变”的口号从他嘴里喊出,三星则经历了从年-年长达10年的变革运动,史称“新经营运动”。不仅帮助解决了燃眉之急,而且顺利渡过了亚洲金融风暴。 接着李健熙一路披荆斩棘,不仅使三星跻身于全球五百强的上市企业,也成为韩国最大的跨国企业集团,业务涉及到电子、金融、化工、军工、重工、物产等多种方面。集团旗下涉及到各行各业近80家子公司,曾以最高占韩国25%的GDP,在成就韩国科技之梦的同时,构筑出了一个传奇的帝国。 三星电子的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在年达到历史的顶点,正当所有人都在期待三星电子造就新高峰、继续与苹果抗争的时候,命运的玩笑在年来临。72岁的李健熙中风陷入昏迷,儿子李在镕临危受命。 (图为李在镕)当历史的进程加快,竞争聚焦在潮流前沿的时候,大象三星的新任掌门人能否顺利接交接棒,使三星稳步向前,每一个人都在拭目以待。 只不过最近关于三星的消息实在称不上喜人。12月12日,中新经纬报道,韩国三星电子位于天津的手机制造工厂,即天津三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将于12月31日正式停产。 02 早在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之后,蒸蒸日上的三星便展露出了一丝颓势。 年末,当躺在病榻上的李健熙同意了价值亿韩元的资产转让合同,曾经被称为三星集团在军工国防行业招牌门面,可以独立生产装甲车以及自行榴弹炮的三星Techwin,宣告正式改弦易旗帜,转投韩华集团的门下。 这不过是个开始,仅仅半年后,韩华集团又完成了对三星集团旗下,三星商业设备和三星泰雷兹两个子公司的收购程序。被收编后三星Techwin更名为韩华Techwin,与老东家再无瓜葛。自此,三星集团与军工产业缘分已尽,韩华集团跃居韩国国防军工产业的第一把交椅。 三星通用化学公司同样花落韩华,与之一并转让的,还有三星所持有的同法国达道尔集团合资的三星道达尔公司股份。而三星化工的另一大臂膀,三星精密化学也于年底出售给了乐天集团,失去了左膀右臂意味着继军工之后,三星集团再次退出了化工的赛道。 纵观全局,三星集团在军工与化工领域的遭遇并不是个例,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的流动资金以及让李在镕顺利接班,在他上任之前,李健熙便抛售了大量盈利不佳的非核心资产。 然而新掌门人李在镕接班之后,三星糟糕的处境依旧没有迎来转机。因note7召回事件而损失超过10亿美金的三星,不得不再次剥离“非核心”资产筹集现金,其中就包括了硬盘厂商希捷、芯片公司Rambus、半导体制造设备厂商ASML,日本电子公司夏普等多家公司的股份。 除了这些被三星抛售的产业之外,剩下绝大多数产业也不过是在苦苦支撑而已。 以曾位列世界强的三星物产为例,其建设部门成绩固然傲人,吉隆坡双子塔、迪拜塔等世界知名地标建筑身上均流淌着三星的血液,但在萧条的行业大背景下,营收也没能与大宇建设以及GS建设拉开差距;三星综合商社始终在第二三位徘徊,难以超越Posco大宇;三星时尚部门虽然依旧是韩国本土高端服装品牌的代表,但面对着竞争对手的步步紧逼,始终无法解决低端产品线拓展艰难的问题。 世界十大造船厂之一,曾在年以一己之力碾压了中国80家重点造船厂利润之和的三星重工也面临着空前的危机。受及行业不景气及产能过剩影响,三星重工今年二季度亏损高达1.26亿美元,甚至提出员工进行无薪休假以帮助公司渡过难关的要求。据韩媒报道,三星重工与韩国另外两大造船厂很有可能会在一年之内合并成两家。 作为制造业的重要部门,三星汽车更是早在年便已经实质破产,目前由法国雷诺汽车公司实质掌握70%的股权。从建立伊始,三星汽车所制造的不过是只在本土有销量的“贴牌”汽车而已,唯一的“进步”就是早期贴牌日产,后期贴牌雷诺。三星汽车在韩国之外鲜有人知,其影响力根本无法与现代比拟。 三星集团涉猎的业务面固然十分广泛,可专精的却寥寥无几。除开以上几个曾在世界上独领风骚的支柱产业,其火灾、保险、证券、信用卡、航空、网络、生命等业务的存在感则显得十分稀薄,绝大多数仍属于在韩国国内借着三星的名头圈地自嗨的程度,永远走不出国门。 和昔日的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柯达一样,三星也快成为盛极而衰的典型了。 03 其实在内忧外患之下,三星帝国的衰败几乎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三星是典型的家族式企业,企业的成功传承是家族昌盛的根基,随着帝国的壮大,李氏家族的成员们也纷纷加官进爵。这个企业上下所有成员均众星拱月般围绕在掌门人的统治之下,模仿日本财团而形成的秘书室也为李氏家族所服务。 如此独特的体制使得三星集团在进行内部权力交接时,必然会经历一场不见刀光的斗争,对集团高层产生一次动荡。其次,这也使得掌门人在集团内部拥有着至高无上的话语权。这样自上而下的高度集权,在危机时提高了它的执行力,却也在盛世时抹掉了其内部自我改良的基因。 而且三星历代掌门总有干涉政治的传统,早在李秉喆时期他便坚定地站在了朴正熙一方,后因卷入了政治斗争而被迫捐出了绝大多数家产。而后李健熙也因被人检举涉嫌建立秘密资金、非法转移公司经营权和向政府官员行贿等被起诉,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后有幸获得大赦。 如今的掌门人李在镕也因行贿罪被判处两年半。于商业公司而言,与政治的牵连固然有利于其商业活动,哪怕对三星这样庞大的帝国来说也不例外。可过于紧密的牵连除了可能遭受秋后算账的风险之外,往往意味着在很多时候,集团需要做出违背与自身利益的选择。败走中国的乐天便是个再明显不过的例子。 抛开三星内部的原因,外部各行各业竞争对手的崛起,也是其旗下诸多子公司全面衰退的关键。三星集团虽名动一方,但细分下来其旗下的各个子公司之间其实并无瓜葛。 就像将阿里、小米、移动、大众强行融合到一起一样,体量看似大得惊人,实质上对于其本身的业务并无太大助力。面临同行的竞争,枝条繁茂的三星自然无暇顾及各行各业,只能将重心放在一处,被放弃的业务只能放任自流。另一方面,许多子公司处在行业衰落的大背景下,亏损俨然成了无可抗争的潮流。 正是为了收缩力量,解决广而不精的问题,三星集团多年来才一直抛售“非核心”资产向三星电子倾斜资源。从结果上来看,这一举措确实将三星电子从一棵幼苗,培养为了参天大树。时至今日,对于日渐式微的三星帝国来说,李承喆于年创办,李健熙于年变革,并由李在镕接手的三星电子,俨然成了三星帝国所坚守的最后一块堡垒。 但这样孤注一掷的行为也埋下了一个隐患:营收占据了三星集团近七成,利润占九成的三星电子稍有闪失,便会将三星集团推向风口浪尖。 因此李家三代人是无论如何也不愿看到,三星集团这座苦心经营了多年的坚固堡垒失守的。然而历史进程从来不会以个人意愿而转移,昔日金不可摧的城墙上,裂隙早已经出现。正是三星电子主营产业之一的手机市场,更准确来说,应该是中国的手机市场。 04 年全球手机市场始终是三星、苹果、华为这御三家的游戏,后两者在销售量上互有胜负,不分伯仲,却始终无法撼动三星全球第一的宝座。根据IDC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三星依旧以20.3%的市场份额稳居榜首,风光无限。 可光芒的背后是难以掩盖的黯淡。在国际市场,三星手机凭借五分之一的份额高高在上,睥睨群雄;在中国市场,三星却卑微到了尘埃里,不到1%的份额只能让它无奈地被归类于others一栏中。其最基本的原因自然是国产手机的全面崛起,使其产品失去了竞争力。 年是三星手机在中国最后的闪光年份,那一年三星手机在国内依旧以18.7%的市场份额位列榜首。大概时任三星中国区手机业务负责人李仁钟怎么也不会想到,三年来成倍增长的销售额会在达到高峰时戛然而止;更想不到一年后与三星并列与神坛之上的,不是苹果,而是销量不及其三分之一的小米。 虽然在年,三星仅以0.4%的微弱劣势略逊小米一筹,守住了品牌最后的尊严。可三星却无暇庆幸,因为它在猛然回首间发现,不仅仅是小米,联想、华为、酷派等发展也同样迅猛,仅仅只落后它1-2个百分点而已。 狂澜既倒,大厦将倾,走下了神坛,褪去光环的三星最终也成了芸芸众生中的一位,当时间来到年,在市场前五位的排行榜上已然没了这位昔日霸主的身影。小米、华为、苹果、OV,这也是今日国内手机市场的格局。 在面对崛起的国内厂商们推出的主打性价比,定位-的产品时,三星显得进退失据——一味地打造着贵而美的高端旗舰,却忽略了中端市场,缺乏有竞争力的中端机。竞争力在高端市场意味着新技术,而在中端市场则意味着性价比。 时至今日,三星在中端市场依旧无力回天。根据数据显示,上半年,三星在我国销售的所有手机产品中元以上的高端机型占比64.3%,-区间的低端产品则为26%,合计90.3%,几乎完全拱手让出了-价位的中端市场,全靠一款S8苦苦支撑。 而且根据超过六成的占比不难看出,三星依旧希望寄托在了+的旗舰机型上,希望通过旗舰机型的销量来带动整体利润的提升。而在年,-价格区间的市场还是能为它贡献出50%的销售占比的,这一部分市场的萎缩主要取决于其自身产品的性价比,稍后会有提及。 不过手机就像是一个RPG游戏,换了地图,敌人的等级自然也一并上升了。高端市场上,三星一直都与苹果正面交锋。在中国市场这场战争显得更为惨烈。因为在这里,三星乃至所有的Android都缺少了一个强而有力的盟友——Googleplay。 正是少了这个能与AppleStore分庭抗礼的应用商店,才造就了如今国内安卓应用软件群魔乱舞的怪相。一款地图软件都试图索取联系人、相机等权限这种励志故事自不必多说,同一厂家一系列APP牵一发而动全身式的连锁启动更是有情有义。 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因为这APP软件的不自律,导致一部分用户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选择了价格更高,却也有着更佳用户体验的苹果手机。 同一件产品,拥有品牌效应只会比没有品牌效应的只高不低,而在一般市场上,高价格意味着高品质,也会在提高产品利润的同时带动品牌形象。多年来的精品路线,让苹果手机注定要比安卓手机拥有更高的品牌溢价,也更容易让消费者们接受。 相比之下,note7爆炸问题而引发的信任危机,则极大降低了三星的品牌力,之后一系列极其错误的公关应对方式,更让其声誉降到了冰点,消费者们自然不会轻易地像接受苹果那样接受三星的品牌溢价。 时至今日情况只会显得更加糟糕。几年前,消费者们的对于高端机型的选择只局限于苹果与三星Galaxy之间,那时候中兴、华为、联想、酷派这四大国产品牌,细细数起来真的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完全依靠运营商的合约机活着。 然而随着华为在高端市场的崛起,依旧会选择安卓机型的用户也难免被再一次地分流,毕竟作为我国民粹品牌的华为,浴霸总令人欲罢不能。 不过实际上,中端产品的缺失也不是三星产品线的问题,比如小米就缺少了高端产品,苹果一年就一款高端机型,只有华为算的上低中高产品线齐全,可大家不也一样活得有滋有味么。因此有一种观点认为,缺失与否并不重要,只要在销量与利润上二者得一,让经销商有利可图,便是成功的产品线。 可三星显然也没能做到这一点。 05 从结果推论过程,中低端市场缺失几乎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似乎但凡对手机市场稍有了解的都能指出这一点,三星会看不出来吗? 当然不会,事实上三星也意识到了自身的问题所在。在中低端市场彻底失守之后,三星便已经做出了反攻中端市场的决定,并为之单独推出了一个系列产品——A系列,但也仅此而已了。在这个本应是自救的行为中,三星没有表现出哪怕一丁点的求生欲望。 可能相当一部分用户都没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uojiyaa.com/njykf/11465.html
- 上一篇文章: 联想滑盖手机真机现身曝光滑盖屏幕指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