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基站建站模式展望
原题“无线基站建设模式演进” 本文作者戴春伟: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针对无线基站的建设模式,从无线设备形态、通道配置、塔桅及机房配套建设、BBU(基带处理单元)集中部署等方面按照时间维度进行对比分析和归纳总结,得出无线设备从大尺寸机柜式逐步变为“BBU+RRU(射频拉远单元)”拉远组网模式,通道配置从1T2R(1根发射天线和2根接收天线)变为MIMO(多输入多输出),塔桅和机房配套设施由“大塔桅+机房”变为“小塔桅+室外一体化机柜”,BBU部署由下沉到基站变为集中部署的发展趋势,根据以上发展趋势对5G网络基站建设模式进行展望。 0、引言 年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在中国投入使用,历经三十年的建设与发展,无线通信系统经过了模拟通信、2G、3G和4G的演进和升级。网络制式升级、容量需求和数据速率大幅提升,加上共建共享和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都在影响着移动网络建设,无线基站的建设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最初的大塔桅、超高天线挂高和远距离覆盖,到现在的小塔桅、高密度和近距离覆盖,无线设备的形态、通道配置、机房配套设施等也在不断演变。本文从无线设备形态、通道配置、塔桅及机房配套设施建设、BBU(基带处理单元)集中部署等方面对基站建设模式演进进行归纳总结,并对5G基站建设模式进行展望。 1、无线设备形态 无线设备形态初期为体积较大的机柜式,然后体积逐步缩小。随着3G的到来,无线设备由机柜式转变为BBU+RRU(射频拉远单元)分布式,在分布式设备使用过程中,又逐步往BBU集中部署方向发展。 年以前,无线设备形态均为机柜式,机柜的尺寸很大,约为mm×mm×mm,体积大而笨重。当时设备主流厂家有MOTO、爱立信、诺基亚等。年开始,无线设备形态仍为机柜式,但体积缩小约为mm×mm×1mm(如华为BTS、中兴B)。年机柜式设备体积再次缩小,约为mm×mm×mm(如华为BTS3、中兴BS)。年开始出现室外机柜式设备(如华为BTSA、中兴B)。年开始,中国移动TD-S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网络商用,设备为BBU+RRU分布式(如华为DBS3、中兴BS8),BBU安装在基站综合柜里,RRU上塔安装。BBU尺寸为标准19英寸机柜的2U。年开始,中国移动TD-LTE网络商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FDD-LTE网络商用,设备为“BBU+RRU”拉远组网模式,RRU上塔安装,部分站点BBU集中部署,部分站点BBU下沉到基站侧。 2、通道配置 3、塔桅及机房配套设施 4、BBU集中部署 5、5G建站模式展望 6、结束语 喜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uojiyaa.com/njypp/9711.html
- 上一篇文章: 诺基亚6款新品亮相IFA翻盖机重
- 下一篇文章: 华为墨水屏W超级闪充能换电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