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知识产权局:6月底前全面取消专利、商标申请阶段的资助和奖励;2.“鸿鹄质疑法”与扑朔迷离的诺基亚5G专利排名;3.天马柔性屏引领未来发展趋势;4.韩媒:三星电子将与当地小企业免费共享项专利技术;5.中国公司接手!LGInnoTek或以5.78亿元出售LED专利和设备

1.国家知识产权局:6月底前全面取消专利、商标申请阶段的资助和奖励;集微网消息,5月8日,国务院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就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何志敏指出,近三年累计驳回恶意抢注和囤积商标注册申请超过15万件,确认非正常专利申请22万件。图片来源:国新网《关于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的通知》提到,不得直接将专利申请、授权数量作为享受奖励或资质资格评定政策的主要条件,年6月底前,各地要全面取消专利、商标申请阶段的资助和奖励。谈到要求各地全面取消对专利商标申请阶段的资助和奖励时,何志敏表示,在专利和商标资助政策的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部分申请人为套取资助和奖励,不以使用为目的来注册商标,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来申请专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产生了商标恶意囤积和专利非正常申请情况的出现。针对专利商标等审查周期较长的问题,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共服务司司长王培章表示,《通知》提出,到年底将商标转让审查、异议审查、驳回复审、无效宣告平均审查审理周期分别压缩至1.5个月、12个月、5.5个月、9个月,电子申请的商标变更、续展审查周期再压缩1/5,专利授权公告平均周期压缩至3周左右。恶意商标注册方面,据何志敏透露,今年以来,在商标实质审查方面,适用新商标法驳回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申请已经超过了1万件;建立了黑名单制度,把一些恶意注册行为比较多的申请人纳入到黑名单,对相关新的申请严加监管,加注涉嫌恶意商标注册申请人近千人。(校对/若冰)2.“鸿鹄质疑法”与扑朔迷离的诺基亚5G专利排名;芯观点──聚焦国内外产业大事件,汇聚中外名人专家观点,剖析行业发展动态,带你读懂未来趋势!4月28日,诺基亚官方宣布,在一项由独立第三方咨询机构PAConsulting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诺基亚在5G专利中排名第一。这样一份声明,让诺基亚再次陷入全球5G专利排名的舆论漩涡中。对诺基亚来说,之所以说是“再次”成为该话题的主角,是因为早在年,诺基亚就已经宣布该公司在PAConsulting给出的5G基于专利重要性原则(Essentiality)排名中位列第一,诺基亚专利和许可部门负责人詹妮·卢坎德(JenniLukander)对PAConsulting的排名大加赞赏,认为这是该公司在5G布局中的重要证明,不过德国另一家5G专利评级机构IPlytics随即表示了异议。詹妮·卢坎德(JenniLukander)乍一看上去,这两件事就如同时光倒流一般重演了一遍。对众多全球领先的网络设备商来说,5G专利是他们“秀肌肉”的最佳舞台之一,它直接昭示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研发能力,甚至和运营商的议价能力能直接相挂钩。对诺基亚来说,整个年,诺基亚诺通过专利和品牌许可,以及交叉专利混合授权,获得了约15亿欧元(18亿美元)的收入。上个月中兴通讯官方公布了一个大致的5G专利许可的市场化方案,在越来越多的玩家加入到5G专利变现的战场之时,5G专利排名貌似被赋予了更多意义。专利数量和钱息息相关,它还能直接反映到账面上。可以想象,华为、中兴、高通、爱立信、诺基亚的5G专利之争只能更日趋白热化。年,华为在年度财报中宣布其5G有效专利为项,同时诺基亚“低调地”宣布该公司涉足2万个专利族,爱立信声称拥有个已授权专利(granted)。分析师们担忧中美高科技之争会加速半导体和通信领域的技术标准的分裂,但却有意无意忽视了,在特朗普执政团队竭力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之前,5G专利边界和技术标准如何制定的模糊性已经越来越突出地摆在各大参与者的面前。IPlytics2月份的5G专利排名吊诡的是,这些全球顶尖的网络设备商都达成了一个缺陷性的共识:即专利不能只看数量,而且要有必要性和核心性的加权标准。很遗憾,目前令所有人信服的共识性评级机构仍在发育中,当这些公司作为运动员在赛场拼杀之时,IPlytics和PAConsulting等准“裁判员”也在努力证明谁才是金牌评审官,另一家5G专利评审机构GreyB根据另一套标准,把诺基亚排在了第四位,排第一的是华为,诸如此类的分歧不一而足。5G专利纠纷目前至少存在于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鸿鹄质疑法去年十月份,接受过“集微访谈”采访的RadioFreeMobile创始人RichardWindsor对GreyB的5G核心专利评价体系做了批评,他还拿飞机零部件作为类比,螺旋桨和承载机舱内小推车的挂件都是客机的组成部分,但飞机性能的重要性则有着天壤之别,而且RichardWindsor着重指出,如果某一家公司在3G和4G时代的实质专利数量中处在较为落后的位置,在5G时代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所谓的“弯道超车”,因为4G和5G共享某些核心IP,比如OFDM(正交频分复用)编码系统。RichardWindsor认为专利数量从4G到5G是循序渐进而非“跃进”真正引发论战的是年5月6日一篇署名JoffWild的《5G专利,在质而不在量》的文章。该文发表在IAM-media.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uojiyaa.com/njysh/7715.html